充分灌溉

作品数:277被引量:1449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绍元康绍忠马建琴李远华蔡焕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科技与信息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研究发现高低畦种植冬小麦可获高产高效高收益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年第10期191-191,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系统分析高低畦种植冬小麦模式发现,与常规畦种植相比,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率、综合经济效益等要素提升明显,是一种可大范围推广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非充分灌溉 农田灌溉 水氮利用率 冬小麦产量 农业水管理 技术团队 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研究提出黄淮海平原夏玉米节水、减排、稳产灌溉模式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年第6期118-118,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研究发现,轻度水分亏缺滴灌通过调节土壤水分分布,可降低夏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且不降低产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总环境科学》上。科研人员通过系统...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土壤水分分布 灌溉模式 非充分灌溉 农田灌溉 夏玉米产量 黄淮海平原 灌溉量 
研究提出华北平原冬小麦高产高效滴灌水肥一体化施氮模式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年第6期140-140,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研究发现,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灌水定额45毫米、氮肥基追比5:5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又可提升环境效益,为冬小麦高效种植提供了指导。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上。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灌水定额 高效种植 非充分灌溉 农田灌溉 氮肥基追比 华北平原 施氮模式 
研究揭示干旱对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机制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年第6期153-153,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干旱对糯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发现干旱首先阻碍糯玉米生长发育,进而影响穗部性状,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与籽粒品质显著变化,且干旱对糯玉米拔节、抽雄、灌浆期的...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玉米拔节 糯玉米 穗部性状 非充分灌溉 农田灌溉 籽粒品质 玉米生长发育 
研究提出基于数字图像分析的冬小麦氮素状况估算模型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年第24期42-42,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利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提出了冬小麦氮素状况的估算模型,为冬小麦氮素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非充分灌溉 农田灌溉 数字图像分析 估算模型 氮素管理 氮素状况 技术团队 
研究揭示阿克苏绿洲区矮砧密植苹果园蒸散量的分配和作物系数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年第24期58-58,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塔里木大学合作揭示了不同灌溉制度对矮砧密植苹果园作物系数和蒸散量分配的影响,为南疆干旱地区矮砧密植果园的灌溉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gricu...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物系数 矮砧密植 蒸散量 灌溉制度 农田灌溉 非充分灌溉 国际学术期刊 
研究提出基于氮营养指数的冬小麦水分状况校正方法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年第24期10-10,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利用无人机热红外影像监测不同施氮量下冬小麦水分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氮营养指数的冬小麦水分状况校正方法,为不同氮素营养状况下的冬小麦水分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 氮营养指数 水分状况 水分管理 农田灌溉 非充分灌溉 不同施氮量 氮素营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