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加工方法

作品数:50被引量:1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丽艳杨旸胡发广李亚男毕晓菲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陕西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烹调知识》《亚太传统医药》《江西畜牧兽医杂志》《中国蜂业》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药材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茯苓不同初加工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8
《中药材》2019年第5期1038-1040,共3页田玉桥 尹火青 陈三春 曾申磊 邱小燕 
2016年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茯苓标准化建设(ZYBZH-Y-HUN-22).
目的:对茯苓产地初加工的4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探求茯苓最佳加工工艺。方法:采收的鲜茯苓用鲜切、蒸制、发汗、发汗蒸制4种方式加工,评定茯苓的外观性状,测定茯苓及茯苓皮的成品率、水分、浸出物、多糖及总三萜含量。结果:蒸制组和发汗...
关键词:茯苓 加工方法 比较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优选黔产太子参最佳初加工方法被引量:11
《中药材》2018年第6期1335-1342,共8页罗文敏 张家春 刘燕 段如雁 刘盈盈 王芳 林昌虎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2]6010号)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黔产太子参外观性状、品质成分和加工效率多方面的影响,为太子参基地加工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加工方法组(晒干、阴干、烫2 min后阴干)、现代恒温烘干组(50、60、70、80、90、100℃)、变温...
关键词:太子参 产地初加工 多指标综合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