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作品数:10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先乐柯福恩周剑光贺路艾晓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山东丁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产》《科学养鱼》《南方农业学报》《淡水渔业》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鳖源摩氏摩根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分析被引量:16
《南方农业学报》2015年第11期2046-2052,共7页陈永亮 高晓华 李怡 郭珺 魏保岭 杨先乐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A216);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ZD-2012-345-5);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项目(20120308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项目(CARS-46-12)
【目的】从患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病鳖体内分离病原菌并进行鉴定与药敏特性分析,为有效防控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分别从病鳖腮腺、肠道、肝脏、精巢及卵巢等病变器官中分离病原菌,然后进行人工...
关键词:中华鳖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摩氏摩根菌 鉴定 药敏特性 
常见鳖病的防治技术
《科学养鱼》2011年第6期54-55,共2页计连泉 濮月龙 
池塘养殖中常见的鳖病有腐皮病、白点病、红脖子病、疖疮病、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白斑病、水霉病及累枝虫病。一、腐皮病1.病原:腐皮病又称皮肤溃烂病、烂皮病,病原为产气单胞菌属的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其中以气单...
关键词:防治技术 鳖病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气单胞菌属 皮肤溃烂病 腐皮病 池塘养殖 红脖子病 
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的诊治
《中国水产》2010年第6期66-66,共1页陈冬林 
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又称“自底板病”或“出血性肠炎”,该病无论成鳖和幼鳖均可能发生,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患病后死亡速度较快,严重时可能造成全池覆灭,造成较大的损失。
关键词: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甲鱼 诊治 出血性肠炎 死亡率 发病率 幼鳖 成鳖 
几种水产养殖动物的暴发性疾病及其控制方法(四)
《科学养鱼》2010年第4期77-77,共1页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六、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又称白底板病或出血性肠炎,这种病无论成鳖和幼鳖均可能发生,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患病后死亡速度较快,严重时可能造成全池覆灭,造成较大的损失。
关键词:水产养殖动物 暴发性疾病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控制 出血性肠炎 白底板病 死亡率 发病率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病原及其药敏性被引量:24
《中国兽医学报》2004年第4期343-345,共3页吴惠仙 薛俊增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 2 0 0 3 0 2 82 )
从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患病个体的血液、脾脏、肝脏及肠壁中共分离到 5株细菌 ,经人工感染、毒力测试 ,鉴定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 (A.Caviae)和类志贺邻单胞菌 (Plesiomonasshigelloides)。...
关键词:中华鳖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病原 药敏试验 症状 
人工养甲出血性肠道坏死症防治技术
《渔业致富指南》2001年第18期47-48,共2页胡宗华 王立满 
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甲鱼养殖一大杀手,不有效预防、及时治疗将给甲鱼养殖造成巨大损失,该病发病率为45%,死亡率高达80%。笔者从事甲鱼养殖近10年。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对该病的防治收到较好的效果。1、病因。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主...
关键词:甲鱼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防治 人工养殖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的病理学研究
《渔业致富指南》2000年第23期41-43,共3页郑曙明 陈章宝 贺蓉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近几年发生并已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且危害性极大的一种传染疾病。病鳖外部症状不明显,一般体表发白,特别在腹甲部,呈失血状态;解剖后可见肝脏肿大,土黄色或灰白色,胃部有不同程度的溃疡、糜烂,甚...
关键词:中华鳖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病理学研究 传染疾病 症状表现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及中草药防治实验被引量:5
《淡水渔业》2000年第7期46-47,共2页罗晓松 刘志刚 张征 周瑞琼 柯国兴 张春 柯福恩 
关键词:中华鳖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中草药防治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流行病学被引量:17
《中国水产科学》1998年第2期73-78,共6页杨先乐 周剑光 柯福恩 艾晓辉 贺路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近两年来发生且危害性较大的一种新的流行病,主要危害成鳖、亲鳖和100~200g的幼鳖。肠道糜烂出血,胃肠粘膜组织坏死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养殖区流行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为5~7月,6月是发病高峰月,...
关键词:中华鳖 出血性肠道坏死 流行病学 危害 病因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初报被引量:8
《淡水渔业》1996年第5期26-27,共2页杨先乐 周剑光 柯福恩 贺路 艾晓辉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初报杨先乐,周剑光,柯福恩,贺路,艾晓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暂名)是近两年来在我国大部分鳖养殖区流行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该病不仅来势猛,传染快,而且危害大。...
关键词:鳖病 中华鳖 出血性 肠道坏死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