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态度

作品数:747被引量:2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宁稼雨朱倩郭杏芳芦苇徐亚姗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长江大学江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长江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快乐童年”是怎样消失的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年第06B期17-19,共3页芦苇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叫《童年的消失》的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论点:在美国,童年正在消失!放眼望去,人们不难发现,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外表上,越来...
关键词:童年 快乐 美国媒体 中国儿童 文化研究 行为举止 语言习惯 处世态度 
“快乐童年”是怎样消逝的
《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5期89-91,共3页芦苇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写了一本叫《童年的消逝》的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论点:在美国,童年正在消逝!“放眼望去,人们不难发现,成人和儿童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体外表上,越...
关键词:童年 快乐 美国媒体 中国儿童 文化研究 行为举止 语言习惯 处世态度 
论贾谊对屈原精神的接受被引量:1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140-143,共4页孟修祥 
屈原与贾谊都具有强烈的功业意识和英雄意识,他们作为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和具有前瞻眼光的政治家,都能够敏感而清醒地认识现实并预见未来。在赋体文的创作上,贾谊直接承继了屈原的艺术精神,重抒写情志,语言瑰丽,情感激切,构思亦与屈骚...
关键词:贾谊 处世态度 人格结构 屈原精神 接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