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单15号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柯永培余学杰袁继超石海春张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大学眉山市农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种子》《农村科技开发》《四川农业与农机》《甘孜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高海拔地区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6年第6期44-44,共1页牟国琼 梅绍富 邓洪庚 
1选用良种根据种植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栽培制度,选择耐密、高产、抗旱、抗倒、苗期耐低温、穗期耐高温的玉米品种。高海拔地区适宜品种有阿七三交、冀承单3号、阿单9号、会单4号、阿单10号、科发6号、川单15号、川单26号、正红2...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 适宜品种 种子处理 冀承单3号 川单15号 栽培制度 
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第12期22-23,共2页姚先荣 孙春琳 卢沄香 李天菊 钟元 郑杰 
一、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是增产增收的先决条件。农户可选购近年来经过国家、省或凉山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我州种植,经农业科技部门试验、示范取得明显增产效益的玉米品种,如川单15号、凉单4号、中单808、正红311等。
关键词:玉米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抗旱 川单15号 正红311 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 
玉米杂交种川单15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分析被引量:5
《种子》2005年第12期53-57,共5页柯永培 石海春 张志勇 袁继超 余学杰 向南海 杨志荣 
四川省"九五";"十五"育种攻关项目;国家和四川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开发项目
用两年四川省玉米山区组区域试验资料,采用EberhartRussell模型及高稳系数法,对川单15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川单15号的丰产性突出,区试平均产量高达458.8 kg/667m2,比对照增产21.1%.bi和S2dj分析表明其稳产性较好,...
关键词:玉米 川单15号 丰产性 稳产性 Eberhart-Russel模型 高稳系数法 
川单15号玉米杂交种的特征与栽培技术
《甘孜科技》2004年第1期26-26,共1页杨树萍 
玉米作为我州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6万亩左右,在我州的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广大农户一直用着“中单2号”、“七三单交”等老品种。由于这些品种特性退化,产量和抗病性均有所降低,已不适应农业...
关键词:川单15号 玉米 杂交品种 品种特征 栽培技术 
四川农大正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第12期1-1,共1页
四川农大正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四川农业大学为投资主体发起组建的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校办企业。依托学校最新科技成果,科研实力雄厚。公司主要从事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新品种(种苗)的开发、生产、经营和...
关键词:四川农大正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管理 产品开发 正红6号 正红2号 川单15号 
玉米杂交种川单15号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4
《种子》2003年第2期90-91,共2页石海春 袁继超 叶明贵 柯永培 余学杰 
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 ,研究我区杂交玉米川单 1 5号种植密度、氮肥和磷肥用量对其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得出我区河谷平坝区在四月下旬播种并采用肥团育苗 ,6 6 7m2产 5 0 0 kg以上的...
关键词:玉米 川单15号杂交种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数学模型 
玉米突破性品种—川单15号
《农村科技开发》2002年第3期43-43,共1页柯永培 
关键词:川单15号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玉米 
外繁玉米川单15号制种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2002年第3期38-40,共3页蔡冬梅 梁学萍 
关键词:外繁 玉米 川单15号 制种技术 
川单15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种子世界》2001年第12期28-28,共1页石海春 柯永培 余学杰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川单15是四川农业大学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在参加四川省区试山区组试验时,平均产量458.8kg/667m2(个别生产试验示...
关键词:玉米 川单15号 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