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块

作品数:31被引量:39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程万正杨振宇王恒张永久仝亚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研究》《震灾防御技术》《地质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震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漾濞震区及周缘深部构造特征与发震构造被引量:4
《地震地质》2021年第4期739-756,共18页吴桂桔 于炳飞 郝洪涛 胡敏章 谈洪波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21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4127,41774015)共同资助。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了3次较强地震,最高震级为M 6.4,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厘清漾濞地震的发震构造与孕震环境,文中将已有的高精度重力数据、流动重力测网点数据和EGM2008模型数据融合为2.5km点距的高...
关键词:漾濞M 6.4地震 川滇地块 归一化梯度成像 布格重力异常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及邻区震源机制解与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0
《地震地质》2019年第6期1395-1412,共18页李君 王勤彩 崔子健 张佩 周琳 周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40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70);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1901007);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4IES010204,2015IES0404,2017IES0201,2018IEF010203)共同资助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及邻区的构造应力场空间变化特征对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强震机理、孕震环境、构造变形及地震应力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2009年1月-2018年5月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CAP反演方法求得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及邻区...
关键词:川滇地块东边界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边界性质的界定及其对高原东南缘扩展模式的启示被引量:4
《地震地质》2019年第2期281-299,共19页吴贵灵 祝成宇 王国灿 张攀 
川滇地块东南部新生代构造与地貌过程的构造热年代学与盆地物源分析(41672195)资助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地貌结构是高原隆升深部动力过程与高原扩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存在受下地壳流驱动的渐变模型和受宽约50~200km的雅砻-玉龙断裂系控制的陡变模型2种不同认识。文中基于30m分辨率的SRTM数据进行数字高程分析,利用高程和水...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川滇地块 台阶式构造地貌 木里-玉龙断裂 金河-箐河断裂 
安宁河断裂带南段滑动速率估计被引量:6
《地震地质》2018年第5期967-979,共13页王虎 冉勇康 陈立春 梁明剑 高帅坡 李彦宝 徐良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207)资助
安宁河断裂作为青藏高原地区川滇地块东边界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断层活动性,特别是晚第四纪以来断层滑动速率,能够为进一步揭示川滇地块的变形机制和运动学特征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目前安宁河断层的滑动速率研究主要集中在断...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 川滇地块 安宁河断层 滑动速率 
川西地区安宁河断层古地震行为及其与则木河断层的比较被引量:9
《地震地质》2014年第3期706-717,共12页王虎 冉勇康 李彦宝 陈立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2160);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304)共同资助
安宁河断层与则木河断层是青藏高原东南川滇地块东边界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晚第四纪以来变形样式主要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安宁河断层走向近SN向,以冕宁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古地震复发周期500~700a,全新世以来左旋平均位移速率约4mm...
关键词:川滇地块 安宁河断层 则木河断层 古地震 螺髻山 
挤压造山带中的伸展构造及其成因——以滇中地区晚新生代构造为例被引量:18
《地震地质》2005年第2期188-199,共12页王刚 王二七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6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SW119)共同资助。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晚新生代SN向陆内汇聚作用下,川滇地块沿鲜水河-小江左行走滑断裂和红河-哀牢山右行走滑断裂发生SE向逃逸和顺时针旋转,这必然造成其南缘的滇中、楚雄等地区地壳发生挤压缩短和隆升。然而,在滇中高原,SN向的小江断裂系...
关键词:伸展构造 新生代构造 挤压造山带 滇中地区 成因 晚新生代 滇中高原 应力分布状态 走滑断裂 顺时针旋转 欧亚大陆 川滇地块 拉分盆地 变形机制 地质现象 力学分析 地貌特征 小江断裂 哀牢山 鲜水河 断裂系 第四纪 SN 地壳 
川滇地块的震源力学机制、运动速率和活动方式被引量:93
《地震地质》2003年第1期71-87,共17页程万正 刁桂苓 吕弋培 张永久 李桂芳 陈天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95 130 5 0 5 )资助。
用 4 4 2次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川滇次级地块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使用 771次 3级左右地震的滑动角λ参数统计确定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 ,并用中强地震P波初动解的N轴仰角的统计分布结果得到的震源断层错动或滑动型式去佐证。拟合中...
关键词:川滇地块 震源机制 地块运动 运动速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