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

作品数:538被引量:2776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波高美荣陈俊华慕长龙邓良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南农业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稳定性尿素对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9
《西南农业学报》2018年第5期1006-1012,共7页郭松 喻华 陈琨 曾祥忠 樊红柱 涂仕华 秦鱼生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JY0012);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2016QNJJ-014;2016GYSH-028)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川中丘陵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使用稳定性尿素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效率的影响。【方法】设置6个处理:无氮肥(CK)、普通尿素1次施用(UB_(100%))、普通尿素2次施用(UD_(100%))、稳定性尿素1次施用(DMPP_(100...
关键词:川中丘陵 小麦/玉米轮作 稳定性尿素 产量 氮利用效率 
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4
《西南农业学报》2018年第2期230-237,共8页王平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宏 都栩 王晓黎 黄静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钾元素对紫色甘薯花青素合成的影响机制研究"(31401346);"十三五"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专项"紫色薯专用新品种提质增效生产技术研究"(2016GYSH-027);"十三五"四川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突破性粮油作物新品种提质增效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NYZ0051);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紫色甘薯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NZ0057)
【目的】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鲜食型和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品种。【方法】于2009-2014年,陆续引进23个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结果】鲜食型品...
关键词:紫色甘薯 品质 花青素 产量 川中丘陵区 
川中丘陵-盆周山地过渡带土壤碳氮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1
《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第9期2193-2200,共8页黄婉婷 罗由林 李启权 王昌全 张馨文 杜宣延 辛志远 陈林 
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重点科技项目(SCYC201402006);四川省烟草公司重点项目(201202004;201202005)
以宜宾县为案例区,运用地统计学、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川中丘陵-盆周山区过渡带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SOC、T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23、1.45 g·kg-1,均为中等强度的空间变...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全氮 空间变异 主控因素 过渡带 
川中丘陵区玉米土壤供氮能力与推荐施氮指标的构建被引量:8
《西南农业学报》2015年第2期637-643,共7页蒋虹荣 李廷轩 戢林 余海英 黄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13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08BAD98B03);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0JY0083);2005-2009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本文汇总川中丘陵区2005-2010年玉米"3414"田间试验结果,旨在筛选出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可靠指标,建立氮肥施肥指标体系。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以相对产量60%、70%、80%、90%为标准,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划分为5个等级,运用养分...
关键词:玉米 养分丰缺指标 推荐施肥 肥料效应 
基于被动微波遥感和BP神经网络的土壤水分反演研究——以川中丘陵区为例被引量:8
《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第6期2478-2484,共7页徐小逊 张萍 徐精文 黄飞 宁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01073);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1ZA086)
以川中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0年的AMSR-E数据和土壤水分观测数据,进行优选输入因子筛选,构建了一个4因子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MSR-E数据所构建的BP神经网络土壤水分反演模...
关键词:被动微波遥感 BP神经网络 土壤水分反演 川中丘陵区 
川中丘陵区套作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第5期1814-1818,共5页陈尚洪 陈红琳 沈学善 王昌桃 刘定辉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西南地区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14B18);四川省农业农村领域公益类专项"四川省坡耕地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2ZC1930);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项目"玉米土壤培育与水肥高效关键技术研究"(SCCXTD2009-2-7)
为探索川中丘陵区套作春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倒折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单株绿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干物质和叶面积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种...
关键词:春玉米 种植密度 叶面积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川中丘陵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关系研究被引量:6
《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第2期663-666,共4页雷建容 莫太相 李孝东 张庆玉 张冀 田丽 杨玉敏 唐莲 
四川省财政育种青年基金项目(2010QNJJ-020);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2-41);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5-36);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项目(2011JYGC09-024);四川省财政育种论文基金项目(2012LWJJ-005)
通过对川中丘陵区29个乡镇500个土样的有机质和全氮的检测发现,川中丘陵区有机质含量为7.48~43.05 g/kg,平均为18.53 g/kg,主要处于Ⅱ级丰富水平和Ⅲ级中等水平,Ⅱ级和Ⅲ级所占比例分别为63.4%和27.4%。全氮含量为0.55~2.55g/kg,平均...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 有机质 全氮 
基于“3414”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氮磷钾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4
《西南农业学报》2012年第6期2132-2137,共6页沈学善 陈尚洪 陈红琳 曹均成 刘定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玉米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09-2-7)
在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其中,处理6产量最高,处理2产量最低,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6.0%和18.6%。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8.55%,表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N、P、K对玉米...
关键词:玉米 肥料效应 测土配方 最佳施肥量 
坡地果园不同植物篱模式的土壤肥力特征被引量:2
《西南农业学报》2012年第6期2180-2183,共4页陈礼清 张维 易建文 
本研究通过25°紫色土坡地果园的定位试验观测,探讨了不同植物篱模式对坡地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篱技术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坡地果园用地和养地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植物篱根系吸收土壤深层养分并以刈割茎叶返还土壤,促进了养分...
关键词:植物篱 土壤肥力 坡地果园 川中丘陵区 
川中丘陵区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光叶紫花苕鲜草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0
《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第3期882-887,共6页杨玉敏 庞良玉 张庆玉 张冀 冯文强 曹卫东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3029-08);四川省财政育种青年基金项目(2010QNJJ-020)
通过裂区设计试验,以播期为主处理,播种量为副处理,对5个播期(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5日和11月10日)和3个播种量(30、60和90 kg/hm2)的光叶紫花苕鲜草产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生产鲜草为目的的光...
关键词:光叶紫花苕 播期 播种量 生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