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部位

作品数:1144被引量:307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冯英璞王磊谭虎孙丽芳郭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泰尔茂株式会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荆州市医药卫生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现代护理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渗出外渗的发生现状及结局差异分析被引量:28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年第36期5023-5027,共5页杨巧芳 张灵芳 张新 白珊 董方方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7210231009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外渗的发生现状,并对5种不同输液部位静脉渗出外渗情况、留置时间、渗出面积相关结局指标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河南省19所医院住院并选用留置静脉针输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专...
关键词:静脉输液 输液部位 渗出 外渗 临床结局 
肱动脉穿刺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4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年第4期574-574,共1页杜晓伟 
经桡动脉路径的冠脉造影现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具有无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术后可立即压迫止血且迷走神经反射少、局部出血少、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患者在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术术前和术中会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凝集...
关键词:肱动脉穿刺 固定带 应用 制作 压迫止血 迷走神经反射 抗血小板凝集 穿刺部位 
不同部位注射碘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颈部动脉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年第28期3401-3403,共3页梅霞 董颖 桑燕 蒋蓓 李广红 张华 陈凤 张勤 
目的 研究不同部位注射碘对比剂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颈部动脉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 连续选择颈部CTA检查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 n=30)于右侧肘前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n=30)于左侧肘前...
关键词:碘对比剂 颈动脉造影 多层螺旋CT 静脉穿刺部位 图像质量 
输液固定掌托的制作与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年第29期3681-3681,共1页慕长利 王安静 
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或穿刺部位在关节活动处,经常会发生因患者不注意或随意活动(尤其儿童或意识模糊者)引起钢针穿破血管壁而发生药液外渗的现象,造成输液部位局部肿胀,严重者可能出现局部坏死。重新穿刺不仅加大了...
关键词:输液时间 应用 制作 输液过程 关节活动 穿刺部位 药液外渗 意识模糊 
小儿手输液固定器的改进与应用被引量:1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年第9期1101-1101,共1页郭晓玲 张海波 江雪莲 胡桂平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静脉输液一直是护士及患儿家属都非常重视的工作,因此,给小儿进行静脉输液时除了具有过硬的穿刺技能外,穿刺部位的固定也显得非常重要。传统约束肢体的方法多为借助药盒或纸板用胶布将输液管道固定在患儿手背...
关键词:输液固定器 小儿 应用 临床护理工作 患儿家属 静脉输液 穿刺部位 输液管道 
不同静脉穿刺部位输注前列地尔所致静脉炎发生情况的比较被引量:8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年第36期4543-4544,共2页刘伟丽 盖绿华 樊双义 
目的:探讨Ⅰ期临床试验中注射用前列地尔药物经不同静脉穿刺部位输注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参加注射用前列地尔药物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的92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6名,均采用5%葡萄糖250 ml加前列地尔10μg,...
关键词:前列地尔 静脉炎 输注部位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输液中的效果被引量:1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郑中燕 李娜 梁洁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不同部位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及失败原因。方法将32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颞浅静脉组106例、手背静脉组120例和大隐静脉组101例,分别在3个部位进行输液,比较3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静脉留置针 穿刺部位 穿刺成功率 
PICC穿刺部位选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年第3期362-365,共4页李丽君 冯毕龙 欧阳艳琼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综合了中心通路和外周通路的优点:床旁置入,安全侵入性小,与各种药物兼容性好,并发症较少,可长期使用。凭借其独特优势,PICC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与此同...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部位 并发症 血管解剖 综述文献 
开塞露在去除弹力绷带过程中的巧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年第1期13-13,共1页朱锋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防止术后穿刺部位出血,造影结束后,穿刺部位通常会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具有粘贴牢固,松紧适宜,透气性能好,抗过敏及力度均匀的优点。但同时由于其粘贴牢...
关键词:弹力绷带 冠状动脉造影术 开塞露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穿刺部位出血 绷带加压包扎 南京医科大学 临床应用 
特殊病号裤在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年第15期1766-1766,共1页李敏 
骨科有些肿瘤病人,因肿瘤对骨质侵害较大,肿瘤切除后约有5%的病人需要在手术部位打外固定架(一般为一侧下肢),这类病人每天需要在穿刺部位滴2次酒精,但是外固定架通常都很大,而且有很多枝权,一般需要至少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
关键词:骨肿瘤病人 外固定架 应用 手术部位 病人需要 穿刺部位 侧下肢 切除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