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部位出血

作品数:65被引量:22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茹英郭新红杨省利惠昭岚周小燕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山东大学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护理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基层医学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Meta分析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4年第3期314-320,共7页李玉莲 莫伟 刘欢欢 陈红姣 
目的探讨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CBM)、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经股...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 介入术 出血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基于SMART护理干预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的预防效果观察被引量:1
《基层医学论坛》2023年第36期39-41,共3页柯丹萍 
目的探究基于SMART护理原则的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莆田涵江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行PCI治疗的8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
关键词: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 SMART护理 出血 血肿 负性情绪 自护能力 
改良扩皮法在赛丁格PICC置管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10期1748-1750,共3页陈亚玲 冯春艳 何苗苗 
嘉峪关市科技局重点研发计划(21-B20)。
目的:探究改良扩皮法应用于赛丁格置入PICC导管后穿刺部位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PICC导管室行超声引导下赛丁格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PICC穿刺包自带扩皮刀...
关键词:改良扩皮法 赛丁格 PICC导管 穿刺部位出血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及张力性水疱1例被引量:8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第2期233-234,共2页蒋静 薛剑 李明明 张晋 
近年来,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因操作简便、创伤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常见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桡动脉闭塞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1],血肿合并张力性水泡则鲜有报道,且无明确有...
关键词: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张力性水疱 术后血肿 骨筋膜室综合征 介入治疗 穿刺部位出血 冠脉造影 常见并发症 
新型超声技术在移植肾中的应用进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张伟韬 杨橙 许明 何婉媛 朱同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833,81570674,8140075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3ZR1406400);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中、西医)科技项目(15411964900)
肾移植术后的免疫状态是影响移植肾存活和受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对移植肾免疫状态的不同诊断将决定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向.早期、准确的诊断能够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和促进患者预后.目前移植肾活检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作为一项有创性检...
关键词:移植肾存活 超声技术 应用 穿刺部位出血 免疫状态 受者存活率 肾移植术后 存活时间 
腹股沟沙袋固定手术裤的制作与使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年第7期96-96,共1页陈婵 
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预防穿刺部位出血,目前虽然有动脉压迫止血器但因为价格太贵未能普及,许多医院仍用自制沙袋直接压迫穿刺口处,由于需要长时间压迫(一般4~6 h),沙袋容易移位、滑落,影响了止血效果。我科设计...
关键词:固定手术 腹股沟 沙袋 动脉压迫止血器 制作 穿刺部位出血 股动脉穿刺 介入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非穿刺部位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被引量: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2期100-103,共4页韩业晨 张抒扬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超过100万人接受PCI,在中国,人数也快速升至50余万/年.出血是PCI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PCI术后死亡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穿刺部位出血 PCI术后 主要心血管事件 预防 术后死亡 住院时间 冠心病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对比被引量:4
《黑龙江医药》2015年第3期656-657,共2页王立娟 丛喜达 关天明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穿刺部位的出血状况。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择期进行造影术的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病例共240例,分成经桡动脉造影术组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组,每组各120例,比较两组造影术后的穿刺部位的...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术 桡动脉 股动脉 穿刺部位出血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被引量:9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年第1期119-122,共4页杨月娥 刘素华 乔宪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PCI)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出血的高危因素,加强医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以PCI术后穿刺部位出血的48例患者(出血组)和出血量正常的96例患者(非出血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筛选PCI...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 介入 股动脉 术后出血 护理 
3M自粘弹力绷带在血液患者预防穿刺部位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年第1期117-117,共1页刘世赞 
一般患者普通静脉输液、静脉采血按压3~5min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但血液科一般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至少要按压5~15min甚至更久,本科利用3M自粘式弹力绷带预防和治疗血液科穿刺部位的出血和...
关键词:穿刺部位出血 一般患者 弹力绷带 血液科 预防 凝血功能异常 应用 血小板减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