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口

作品数:77被引量:24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保荣书玲刘晓军刘彦刘海防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血管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介入治疗术后的家庭护理
《健康之家》2023年第20期56-56,共1页范燕 
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是指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通道,在影像学引导下对局部病灶进行治疗或清除。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介入治疗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药...
关键词:刺激性药物 局部病灶 正常器官 血管内介入 家庭护理 局部麻醉 手术暴露 穿刺口 
单把ProGlide联合ExoSeal吻合技术在主动脉介入术中对大口径穿刺点应用的单中心研究被引量:1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2期124-127,共4页吕昌光 金一琦 赵建廷 刘钊 李江 
目的 评估单把ProGlide联合ExoSeal吻合(Proglide with ExoSeal kissing,PEK)技术对大直径股动脉穿刺口在主动脉介入术后进行主动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分析2022年6~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18例(22个股动脉穿...
关键词:经皮 腔内修复术 血管闭合装置 股动脉 穿刺口 
局麻经皮预埋血管缝合器技术闭合EVAR术中动脉穿刺口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6期43-45,共3页邓建英 
评价应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预埋血管缝合器技术闭合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中动脉穿刺口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对25例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在我院应用局麻经皮预埋血管缝合器技术闭合EVAR...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血管缝合器 
PCI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护理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年第24期213-213,共1页巩素兰 张卓琦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55~70岁,平均60.1岁。随机抽取同期行PCI或CAG术后采用人工压迫止血法60例为对照组,男43例,女17例;年龄45~75...
关键词:ANGIO-SEAL血管闭合器 PCI 术后应用 护理 压迫止血法 CAG术 术中用药 穿刺口 
Perclose血管缝合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浙江医学》2007年第5期461-462,共2页胡雪烈 陶谦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行介入治疗后,对于股动脉穿刺口的处理,以前均采用人工压迫止血的方法,近年来对股动脉穿刺口的处理采用了缝合的方法,效果十分理想。现将使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PERCLOSE血管缝合器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后 缝合器缝合 穿刺口 股动脉 压迫止血 
可吸收胶原生物材料封阻穿刺口两侧血管壁与人工止血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45期103-103,135,共2页刘云兵 吴屹 罗彩东 赵亮 王羽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
关键词:胶原 生物相容性材料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仪器和设备 
Angio-Seal^(TM)血管闭合器在临床上应用及使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1232-1233,共2页陈辉 古娜依 谢黎 
关键词:血管闭合器 使用效果 临床 心脏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 止血时间 穿刺口 股动脉 
穿刺口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心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张丽英 乔惠萍 李启民 
2000年至今,我院介入室开展血管性介入手术520例,我们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口,对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穿刺 并发症预防 血管性介入 处理 患者 观察 手术 心得 统计分析 
颈动脉滴注瘫复Ⅲ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226例分析被引量:3
《中国实用医刊》1989年第1期23-24,共2页孟庆良 王成杰 魏效森 席元顺 
我院于1985年初至1987年底3年来运用颈动脉滴注瘫复液“Ⅲ”号,对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进行了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各期块红:性脑血甘疾病。
关键词:基本治愈率 脑缺血症状 基本痊愈率 缺血部位 穿刺口 溶栓酶 脑血流量 完全性 意识障碍 患侧肢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