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毒

作品数:500被引量:118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常勇吴云锋周广和王锡锋宋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一次性使用血浆病毒灭活输血器材光化学照射后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5
《食品与药品》2019年第1期28-32,共5页侯丽 乔春霞 王鸾鸾 孙令骁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No.2016YFC1103202)
目的评估一次性使用血浆病毒灭活输血器材经亚甲蓝/光照病毒灭活后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本研究将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代替血浆通过一次性使用血浆病毒灭活输血器材模拟临床使用(经光照、吸附过滤、贮存)后,进行Ames、染色...
关键词:血浆病毒灭活 亚甲蓝 遗传毒性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生产毒种的筛选被引量:2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年第7期702-705,共4页任红卫 郑学刚 李守丽 金学敏 杨淼 李国晏 何彦林 
目的筛选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生产毒种。方法将原代地鼠肾细胞传毒种(北京固定毒7aG)和豚鼠脑传毒种(北京固定毒6aG4)平行接种于10层细胞工厂培养的原代单层地鼠肾细胞,收获病毒液,共收获8次,1、3、5、7、9号细胞工厂接种脑...
关键词: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肾细胞) 原代地鼠肾细胞传毒种(7aG) 豚鼠脑传毒种(6aG4) 超滤浓缩 柱层析纯化 
甲状腺癌的“善良传毒”
《抗癌》2014年第1期25-26,共2页吴志 
今年刚满19岁的福州男孩陈某,不久前发现颈部有肿物,也没太在意。近日,小陈有肿物越来越明显,到医院检查提示甲状腺肿瘤,随后急忙做了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乳头状甲状腺癌晚期。这一不幸,犹如晴天霹雳让陈烁全家陷入绝境。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 善良 术后病理报告 甲状腺肿瘤 医院检查 肿物 
散白蚁对灭蚁粉剂的传毒能力研究被引量:9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年第3期176-179,共4页林雁 黄晓光 
目的了解散白蚁对氟虫胺、吡虫啉和灭蚁灵的传毒能力。方法测定粉剂的触杀作用的传递效应。结果白蚁对50%的灭蚁灵粉剂均有一、二级传毒能力,对25%的灭蚁灵均有一级传毒能力;白蚁对0.1%的氟虫胺均有一级传毒能力,对0.01%的氟虫胺基本上...
关键词:散白蚁 灭蚁灵 氟虫胺 吡虫啉 传毒能力 
环磷酰胺诱发蚕豆体细胞遗传损伤的研究被引量:8
《植物研究》2004年第4期439-442,共4页仪慧兰 秦海峰 李红孩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利用蚕豆根尖研究环磷酰胺的遗传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 :环磷酰胺 ( 0 .1~ 5 .0mg/mL)能够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 ,使根尖细胞中具有微核、核出芽及核固缩的细胞明显增多 ,并诱发染色体结构和行为异常 ,产生染色体断片、滞后和桥...
关键词:环磷酰胺 诱发 微核 遗传损伤 剂量依赖性 分裂指数 研究结果 蚕豆 传毒 体细胞 
职业人群遗传毒理效应的生物监测被引量:1
《劳动医学》1994年第1期6-8,共3页顾祖维 
职业人群遗传毒理效应的生物监测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顾祖维关于职业人群遗传毒理效应的监测方法和实际应用,作者曾作过综合性介绍[1,2]。近4年来,我们对5种遗传毒理效应的检测方法及其监测策略,作了系统和深入的...
关键词:职业人群 遗传 毒理效应 核细胞 微核试验 方法学 阻断 传毒 细胞松弛素 胞质分裂 
莫合烟对小鼠胚胎细胞致突变的研究
《癌变.畸变.突变》1993年第6期26-27,共2页邢绥光 玛依拉 买尔江 
本文用微核试验的方法检测了新疆产莫合烟(1种粗制烟草)对小鼠胚胎细胞的遗传毒作用,并与新疆卷烟厂生产的天地牌香烟加以比较。给妊娠13-15d的瑞士小鼠腹腔注射烟雾凝聚物,共2次,间隔24h,第2次染毒后16h杀死动物,取胎鼠的肝脏...
关键词:细胞 致突变 毒作用 胎鼠 骨髓 微核试验 染毒 小鼠胚胎 传毒 烟草 
遗传毒物对小鼠受精卵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癌变.畸变.突变》1993年第6期13-14,共2页杨鲁源 邹曙光 李建玲 杨希朋 高敏 于永强 邵华 于少林 
本文采用小鼠受精卵染色体分析方法,对敌枯双,重铬酸钾、蒽醌染料,二硫化碳4种毒物的生殖细胞诱变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上述4种毒物对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均有影响。
关键词:毒物 小鼠 生殖细胞 染色体畸变率 影响 染色体分析 受精卵 传毒 遗传 敌枯双 
SOS显色反应筛选抗遗传毒物的方法学研究
《癌变.畸变.突变》1993年第6期56-57,共2页傅娟玲 薛文梅 孙灿烂 周宗灿 
SOS显色反应是检测细菌SOS反应诱导的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本文报告以SOS显色反应筛选抗遗传毒物的方法学研究.我们设计了5种实验①抗致癌性亚硝胺生成,②抗间接致突变物(苯并(a)芘);③抗直接致突变物(丝裂霉素C):④抗UV致DNA损伤诱...
关键词:方法学研究 毒物 SOS 筛选 诱发 丝裂霉素C DNA损伤 传毒 遗传 试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