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毒介体

作品数:79被引量:27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国辉郑雪张仲凯董家红尚佑芬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烟草公司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病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蔬菜传毒介体昆虫与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长江蔬菜》2023年第15期57-59,共3页韦慧明 何可 陈慧 苏小茴 庞彦 韦开军 邓思 咸宇甜 
柳州市财政支农项目(柳农政发[2021]31号)。
蔬菜病毒病是令菜农闻之色变的严重病害,传毒介体昆虫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单一方法难以有效防治,通过物理、生物和农业等一系列综合性、系统性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防控蔬菜传毒介体昆虫和病毒病。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 传毒介体 病毒病 有效防控 传播途径 蔬菜 菜农 有效防治 
马铃薯病毒及类病毒传毒介体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国马铃薯》2022年第3期236-255,共20页赵竞 张磊 孙平平 张斌 李正男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112);内蒙古自治区高教项目(NJZY21458,NJZY22521);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批“草原英才”项目(CYYC11029);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金项目(NDYB2018-3,NDYB2018-14,NDYB2019-1)。
病毒和类病毒的发生给马铃薯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因此,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的防控研究迫在眉睫。研究表明绝大部分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都是由介体传播开的,因此,防控马铃薯病毒病和类病毒的关键是防控传播介体。为了给马铃薯病毒和类...
关键词:马铃薯 病毒 类病毒 介体 防控 
上海地区葡萄病毒种类及传毒介体检测鉴定被引量:1
《上海农业学报》2021年第4期52-56,共5页田沂民 朱雅君 罗金燕 陈磊 余慧 易建平 叶军 于翠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ZR1409300)。
2017—2018年对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奉贤区、浦东新区葡萄种植园进行病毒病调查及传毒介体检测,将采集的叶片混合后通过小RNA测序方法确定侵染病毒种类。结果表明:混合样品带有葡萄双生病毒A(Grapevine geminivirusA,GGVA)、葡萄卷...
关键词:葡萄 小RNA测序 葡萄双生病毒A 传毒介体 
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被引量:17
《中国蔬菜》2020年第3期90-93,共4页史晓斌 张战泓 欧阳娴 张松柏 张卓 彭静 张德咏 刘勇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3-D-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932,3167200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30014)。
蔬菜病毒病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大病害。采用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清除田间带毒杂草和植株病残体、培育无病毒种苗、防控传毒介体昆虫三大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每667 m^2可减少农药用量50%,且该技术推广应用...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 病残体 毒杂草 传毒介体 病毒病 蔬菜产业 地域限制 农药用量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新农村(黑龙江)》2017年第21期54-54,共1页刘德芳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f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l是由我国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Fijiviruseoviridae),其唯一传毒介体是白背飞虱。由该病毒侵染引发的水稻病害于2001...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防控技术 发生规律 南方 呼肠孤病毒科 华南农业大学 白背飞虱 传毒介体 
植物检疫性病毒传毒介体的传毒特征及检疫防控策略被引量:5
《植物检疫》2015年第1期1-7,共7页马骏 冯黎霞 赵立荣 林莉 王卫芳 胡学难 朱水芳 何日荣 武目涛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K11B01)
本文在介绍植物病毒介体传毒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32种植物检疫性病毒有关的介体生物种类及其传毒特征,提出了介体内植物病毒的检测策略,可为口岸植物检疫性病毒的检测和检疫监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病毒 病毒介体 传毒特征 病毒检测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防治技术被引量:1
《种业导刊》2012年第9期23-23,共1页王晓静 
玉米粗缩病俗称“坐坡”、“万年青”,被称为“玉米癌症”,是由玉米粗缩病素毒(MRDV)侵染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在自然条件下,灰飞虱是主要传毒介体,属持久性传毒。该病一般可造成玉米减产10%~30%,严重者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 防治技术 传毒介体 万年青 病毒病 灰飞虱 持久性 减产 
大棚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
《现代园艺》2012年第3期45-45,52,共2页汪香生 肖四方 
番茄斑萎病毒病在寄主植物之间的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蓟马媒介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自行复制增殖,提高了病毒的传播效率。目前已报道至少有9种蓟马传播此病毒,其中西花蓟马是最重要的传毒介体。同时,高温、干旱有...
关键词:大棚番茄 病毒病 自然传播 西花蓟马 媒介昆虫 田间管理 寄主植物 传毒介体 
棚室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
《吉林农业》2012年第1期76-76,共1页薛玉华 
番茄斑萎病毒在寄主植物植株间的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蓟马媒介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自行复制增殖,提高了的传播效率。目前已报道的至少有9种蓟马,其中西花蓟马是最重要的传毒介体。同时,高温、干旱有利于斑萎病的...
关键词:病毒病 棚室番茄 自然传播 番茄斑萎病毒 西花蓟马 媒介昆虫 寄主植物 传毒介体 
今年江苏省水稻病毒病发生趋势
《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第14期44-44,共1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是江苏省水稻上的两种主要病毒病,近年来采取多种防控措施后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由于今年两种病毒病的传毒介体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部分地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因此仍要加强防治这两种病毒病。
关键词:水稻黑条矮缩病 病毒病 江苏省 发生趋势 条纹叶枯病 防控措施 传毒介体 种植面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