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强化

作品数:52被引量:15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苏静林海波童张法晏水平张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广西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化工》《食品与发酵工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活性粒子强化剪切稀化流体扩散传质规律研究
《现代化工》2024年第S02期87-93,98,共8页张泽 王炯哲 童松豪 许晓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6030)。
选用典型模型大肠杆菌代表活性粒子,改变温度、悬浮液中菌数浓度、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质量分数以及细菌活性(活菌和死菌),测量Rhodamine B在不同条件下剪切稀化流体基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加入可以有效强化Rhodamine B在...
关键词:活性流体 扩散传质 传质强化 扩散模式 扩散系数 
流动电解池传质强化汞电还原回收研究
《湖南有色金属》2024年第6期24-29,共6页陈昊 鲍鼎 沈宗喜 石礼 陆占清 邬俊 沈锋华 向开松 刘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234011)。
湿法电化学回收技术是实现汞资源利用的绿色路径,但其应用面临传质受限导致还原回收产率低等问题。基于流动电解强化传质的策略,开发了流动电解还原汞装置,汞回收率达到87.26%,相较H型电解池提升50.16%,反应动力学常数是静止模式的4.6...
关键词:电还原 流动电解池  湿法回收 
新型液液反应器开发成功
《石油化工应用》2024年第10期81-81,共1页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陶胜洋团队设计开发出新型液液反应器,突破了传统挑战。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据了解,液液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增加传质通量和改善反应后的分离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于解决的两大难点。通常情况...
关键词:反应器结构 传质强化 机械搅拌 相转移催化剂 传质通量 化学反应 大连理工大学 团队设计 
微界面强化CO_(2)和环氧丙烷催化合成碳酸丙烯酯
《化学工程》2024年第10期7-12,共6页周驰 门广平 朱俊超 王欣妍 李磊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编号:SJCX23_0013)的支持。
应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建立CO_(2)与环氧丙烷合成碳酸丙烯酯的微界面强化间歇和连续工艺。优选离子液体催化剂种类,采用在线成像测量技术观测MIR(微界面强化反应器)和BCR(鼓泡塔反应器)的气液体系特征参数,对比不同反应条件下2种反应器的...
关键词:微界面强化反应器 碳酸丙烯酯 CO_(2) 气液体系特征参数 传质强化 
科学家设计出新型液液反应器
《浙江化工》2024年第9期42-42,共1页
大连理工大学陶胜洋教授团队设计开发出新型液液反应器,突破了传统挑战。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液液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增加传质通量和改善反应后的分离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于解决的两大难点。通常情况下,在反应体...
关键词:反应器结构 机械搅拌 传质强化 黏附力 能量分析 研究团队 传质通量 相转移催化剂 
FCC催化剂传质强化活性位利用效率的可视化分析
《化工学报》2024年第9期3198-3209,共12页王冉 王焕 熊晓云 关慧敏 郑云锋 陈彩琳 秦玉才 宋丽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120,21902068);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专项(KYWX-22-002);辽宁省兴辽计划项目(XLYC2203165)。
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传质性能抑制活性位利用效率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选用6种不同基质材料制备的FCC催化剂样品,在系统分析催化孔结构和酸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和吸附穿透曲线法模拟考察了重油大分...
关键词:FCC催化剂 大孔基质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传质 酸催化 
基于气-液传质强化的湿法烟气脱硫CFD模拟研究
《化工学报》2024年第2期505-519,共15页李文俊 赵中阳 倪震 周灿 郑成航 高翔 
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3C030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500)。
针对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过程中,高硫煤燃烧产生的高含硫烟气高效脱硫难题,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开展了钙法烟气SO_(2)高效脱除研究,提出了基于塔内筛板构件及喷淋系统优化的多手段耦合增效方法。建立了宏观脱硫塔尺度下涵盖喷淋吸收-筛...
关键词:吸收 计算流体力学 优化设计 气-液传质强化 SO_(2)脱除 
CO_(2)捕集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研究进展
《石油炼制与化工》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申强 杨峥豪 张香港 段孝旭 马良 江霞 常玉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300136);四川省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项目(2021ZYCD006);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1114)。
CO_(2)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性技术。化学吸收法是最具商业化潜力的技术之一,而吸收过程中气液传质强化是影响CO_(2)捕集效率、能耗和成本的重要因素。针对新的气液传质强化模式,从微流体强化、引入额外能量场、引入第二相介质和微界...
关键词:传质 CO_(2)捕集 过程强化 微界面振荡 
微纳尺度气液传质强化油品催化加氢反应被引量:1
《化工进展》2024年第1期19-33,共15页王立华 蔡苏杭 江文涛 罗倩 罗勇 陈建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A1504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22802,22288102)。
相比于经典的滴流床加氢技术,液相加氢技术由于其一次性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低,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如何进一步强化氢油相界面的传质速率来提高液相加氢效率,仍是一个重要的难题。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微纳尺度气泡或液滴的...
关键词:微纳尺度 气泡 加氢 传递过程 过程强化 
图案化微米线阵列Nafion膜制备及燃料电池性能
《化工进展》2024年第1期320-327,共8页李蕴琪 谢函霏 崔丽瑞 卢善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A20419,22005016);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开放基金。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中商业Nafion膜的平整表面结构造成膜和催化层界面接触面积偏小,Pt基催化剂利用率低,仅有25%~35%。为了提高催化层中Pt利用率,本工作以荷叶表面自然生长的乳突结构为模板,采用PDMS铸模剂复刻荷叶表面微观结构...
关键词:NAFION膜 微米线阵列 传质强化 燃料电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