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藻目

作品数:11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树莲冯佳李强姚戈吉莉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生命世界》《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生生物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走进淡水中的红藻
《生命世界》2020年第2期26-29,共4页谢树莲(文/图) 南芳茹(文/图) 
红藻是起源最为古老的真核生物类群之一,具有复杂漫长的演化历史。大多数红藻生长在海洋中,是海洋中重要的光合生物。淡水中的红藻种类不多,仅有200多种。由于它们对生境的要求较高,只在清冷洁净的水体中才能生长,我们一般只能在一些泉...
关键词:淡水红藻 串珠藻目 胭脂藻 紫球藻 
串珠藻目植物psaA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及共进化分析被引量:1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3期662-672,共11页巩超彦 南芳茹 冯佳 吕俊平 刘琪 刘旭东 谢树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208)
串珠藻目是淡水红藻中最重要的类群。psaA基因是植物叶绿体中进行光调节的重要基因,编码光系统Ⅰ反应中心跨膜复合物的中心蛋白A,又称P700脱辅基蛋白A,承担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构成植物光系统Ⅰ的中心架构。为了探究串珠藻目植物适应特殊...
关键词:串珠藻目 psaA基因 适应性进化 共进化 
串珠藻目植物rbcL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分析被引量:8
《海洋与湖沼》2017年第3期527-535,共9页巩超彦 南芳茹 冯佳 吕俊平 刘琪 谢树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208号;31370239号
淡水红藻是藻类植物进化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其中最主要的类群是串珠藻目。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是一种既负责碳同化又引发光呼吸,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酶,其催化固定CO_2的活性中心位于Rubisco大亚基,由叶绿体r...
关键词:串珠藻目 RBCL基因 适应性进化 
基于SSU序列的串珠藻目植物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1
《西北植物学报》2013年第3期472-477,共6页吉莉 陈乐 冯佳 谢树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187)
通过18SrDNA基因(SSU)序列,构建了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SSU基因序列片段长度为1 871bp,核苷酸变异位点有709个,占序列长度的38%;其中简约信息位点有169个,占序列长度的9%。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
关键词:串珠藻目 系统发育 SSU 
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基于rbcL序列的证据被引量:22
《水生生物学报》2010年第1期20-28,共9页李强 吉莉 谢树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118;30270119)资助
世界范围内报道的全部串珠藻目种类均生活于淡水中,而在淡水红藻中,70%约有130种属于串珠藻目。研究以目前获取的来自世界各大洲串珠藻目植物43种的rbcL基因序列,结合其形态和生物地理特征,构建了该目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期探讨整个串珠...
关键词:串珠藻目 系统发育 RBCL 
中国串珠藻目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2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599-603,共5页吉莉 谢树莲 冯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19;30470118)
中国串珠藻目植物已报道2科,5属,40种,区系分析的结果包括9种分布区类型,其中以中国特有分布占绝对优势,有15种,占38.5%,温带性质明显,种类达到84.6%.种类数的分布以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较为丰富,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分布相对较贫乏...
关键词:串珠藻目 区系 分布特点 中国 
中国淡水红藻一个新记录属——托氏藻属(英文)被引量:4
《植物分类学报》2007年第5期719-726,共8页冯佳 谢树莲 姚戈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30470118, 30270119.
报道了中国淡水红藻一个新记录属——托氏藻属Tuomeya Harvey。标本采于江苏徐州。该属以植物体软骨质, 多层细胞紧密排列组成坚固的皮层, 果胞枝弯曲等特征, 区别于串珠藻科Batrachospermaceae的其他属。除对此种藻类的形态作详细描述...
关键词:托氏藻属 串珠藻科 串珠藻目 淡水红藻 RBCL序列 新记录 中国 
串珠藻目(红藻门)基于形态学证据的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5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245-250,共6页谢树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118)
以串珠藻目的16个分类单位加上外类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个性状作为研究基础,得到18×17的数值矩阵,以分支分类学的方法对串珠藻目的系统发育过程进行分析.采用4种方法进行分支分析,其中以最大同步法的运算结果最为合理,分支图最大步长...
关键词:串珠藻目 形态学 分支分析 系统发育 
串珠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植物学通报》2007年第2期141-146,共6页姚戈 谢树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70118和30270119)
串珠藻目(Batrachospermales)是淡水红藻中最主要的类群。近年来,应用DNA序列分析探讨串珠藻目的系统发育,并与传统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相结合,为串珠藻目系统学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本文回顾了串珠藻目的建立及其所含类群的研究历史,...
关键词:串珠藻目 分子系统学 序列分析 
中国连珠藻属Sirodotia(红藻门)的分支分类研究被引量:1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230-232,共3页谢树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19;3047011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1079)
以连珠藻属Sirodotia Keylin的7个分类单位加上外类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性状作为数量指标,得到10×7的数值矩阵,以分支分类学的方法对连珠藻属的系统发育过程进行分析.采用最大同步法、综合分析法、演化极端结合法及最小平行进化法...
关键词:系统发育 连珠藻属 串珠藻目 分支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