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

作品数:457被引量:71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卫岭赵静蓉魏巍李厥云袁龙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奥斯维辛之后的诗——兼论策兰与阿多诺的文案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20年第12期77-88,共12页陶东风 
由于创伤的不可言说性,由碎片化的创伤记忆构成的见证/证词,往往超越理性和诠释的能力,无法使自己向知识和理解敞开。对不可能性的见证成为大屠杀后诗歌乃至所有文学创作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策兰是一位用诗歌在战...
关键词:奥斯维辛 诗歌语言 策兰 不可言说性 大屠杀 极权主义 创伤记忆 阿多诺 
作为“异己之物”的青春被引量:12
《文艺研究》2015年第10期23-30,共8页赵静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记忆与文化表征研究"(批准号:15BZW005);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理论范式研究"成果
2012年之后,青春校园电影掀起80后一代人的观影热潮,也开启青春怀旧的社会风气。这些青春片重在表现日常化、个人化的"小历史",悬置或异化主流化、宏观化的"大历史"。这与整个社会缺乏集体有效的历史反思机制密切相关,也由此造成青春片...
关键词:青春片 创伤记忆 社会风气 反思机制 80后 日常化 历史 个人化 
创伤记忆与历史表现的悖论——评安克斯密特《崇高的历史经验》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3年第9期143-150,共8页顾晓伟 
“崇高”是美学或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我们熟知的埃德蒙·伯克和康德对此都有过经典的论述。“历史经验”则是安克斯密特尝试摆脱语言理陛主义桎梏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崇高的历史经验》①是“文化记忆”系列书籍之一。全书共分八章,...
关键词:历史经验 历史表现 创伤记忆 斯密 悖论 文学理论 “崇高” 文化记忆 
“我们还将丧失什么”——论高小华现实主义油画的话语方式与精神气质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177-184,共8页彭肜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项目批准号:skqy201204)成果
1978年,一位青年人以自己“傻乎乎的生猛”(高小华语)画下一幅名为《为什么》的油画作品,为20世纪的中国人铭刻下了难以淡忘的“创伤记忆”。这幅出现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节点上的作品,以“文革”中的武斗现象为视觉材料实现了对“文...
关键词:油画作品 精神气质 话语方式 现实主义 丧失 “文革” 《为什么》 创伤记忆 
台湾现代美术中的历史创伤记忆与悲情美学——以“二二八美展”(1996、1997)为个案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124-131,共8页李行远 
专门为纪念"二二八事件"而举办的美术展览,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美术界具有特殊意味的重要艺术事件,是关于台湾现代历史的政治记忆及其审美表述最受关注的视觉创作。最早纪念这一事件的专门画展是1993年开始由民间的南画廊和诚品画廊...
关键词:创伤记忆 现代历史 现代美术 美学问题 台湾地区 美展 悲情 二二八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