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得失

作品数:144被引量:14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周星程缨吴颖吴培显陈亦水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小说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冰心小说中的寂寞书写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7期135-137,共3页李东辉 
冰心继承中国文学的感伤传统,她书写寂寞的小说运用简洁晶莹、充满诗意的文字,巧妙地将人在童年、少年和成年时的不同寂寞处境相连,深刻阐释了孤独寂寞的人生内涵。在艺术技巧上,冰心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富有诗意的语言、反衬的艺术技...
关键词:冰心 寂寞书写 艺术呈现 创作得失 
从“苦难中国”到跨地域全景式评判——浅谈《苦社会》作为美华文学先驱的创作得失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年第4期34-37,共4页周欣瑞 
《苦社会》以一群落魄知识分子的乱世求存经历为主线,串联起一个"悲惨世界"般的多线故事。作为晚清华人旅美文学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它一方面沿袭了社会小说的基本形态和题材,一方面又努力摆脱一般谴责小说的影响,追求新的视野和格...
关键词:美华文学 谴责小说 跨地域视野 
漫议赵丽小说《寿宴》的优长与瑕疵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51-53,共3页张治国 
2015年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湖北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开放基金项目(2015023)
《寿宴》是一篇总体上成功但又瑕瑜互见的小说。其突出优点有三:一是故事精彩。通过一场非同寻常的乡村寿宴,浓缩了世间万象,折射出人情冷暖,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二是主题深刻。对寿宴中浮显的当下诸多世事病象、怪象,传达出政治、...
关键词:赵丽 《寿宴》 创作得失 
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被引量:1
《长江丛刊》2016年第28期65-65,共1页刘伟平 
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始终处于被遮蔽与隐藏的状态,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观其作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又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象征性,其背后隐藏着作家不自觉的女性观。本文试以分析余华小说中的几类女性形象...
关键词:女性形象 遮蔽与隐藏 创作得失 
想象的彼岸:从平民意识到精英情结——严歌平小说创作透视
《安徽文学》2014年第10期156-160,共5页曹化根 
很早就想为严歌平的小说创作写点文字,但我一直又不敢轻易下手。一则对他的小说没有完全通读,率尔操觚有恐挂一漏万,二则我和他曾经是同事,在平时的工作交往中,难免涉及艺术话题,相似的见解和共同的感受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但往往...
关键词:小说创作 平民意识 精英 想象 创作得失 心灵 感受 
高晓声的“高超”与“高明”——重读《陈奂生上城》兼及其他被引量:2
《山花(下半月)》2014年第5期132-133,共2页赵建磊 赵洁菲 
高晓声在新时期重返文坛后,在《“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等短篇小说中成功塑造了陈奂生这个农民形象,此后的一段时间,作者陆续完成了“陈奂生系列小说”的创作,对该形象进行了延伸拓展。现在回头看高晓声20世纪80年代的创作...
关键词:《陈奂生上城》 高晓声 20世纪80年代 农民形象 重读 高明 创作得失 系列小说 
张爱玲小说创作得失论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2期82-86,共5页卢晓霞 
张爱玲的小说以《传奇》《十八春》为代表,大多写世俗生活中的凡人小事,表现衰败封建大家庭中太太、小姐们的爱情生活等,人物鲜活,描写细腻,手法多样,但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年代,作者仅仅沉迷于一己的悲欢,甚至丧失自己的立场,这是她...
关键词:张爱玲 小说创作 成就 缺陷 
论王小波小说的艺术想象及其得失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2期25-34,共10页叶世祥 童志祥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1-1076)的阶段性成果
王小波凭借着独特的想象力踏上了与众不同的"梦游"之旅,这既成就了其小说非同寻常的魅力,也导致了其部分小说近乎"呓语"式的晦涩与黏滞。王小波的想象尽管具有狂放不羁的轻扬,但却因为没有可供皈依的栖息平台而显得收放仓促。王小波的...
关键词:王小波 想象 创作得失 
十七年乡土小说的写真性与功利性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51-54,77,共5页杨开浪 
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中,乡土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个罕见的“井喷期”。本文将其纳入到乡土文学的视野之下进行考察和研究,指出这部分作品既有寓时代风云于民俗风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绎乡镇生活变迁,写出了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
关键词:乡土小说 写真性 功利性 创作得失 
乡村题材小说中城市意象的创作得失及文学史意义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49-52,共4页瞿华兵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新时期以来乡村题材小说中城市意象的研究>(编号:2008sk277)阶段性成果之一
新时期以来乡村题材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城市意象。城市意象的书写既有着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还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面对着这一新的异质性的文学资源,只要乡村题材小说作家将其完美地整合到传统的乡土小说资源中...
关键词:乡村题材小说 城市意象 创作得失 文学史意义 整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