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瘊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宁李峰赵明刚刘杰潘祥龙更多>>
相关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荣成市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众医学》《山东教育》《家庭用药》《亚太传统医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魏清琳主任医师火针治疗寻常疣一则
《亚太传统医药》2020年第2期72-73,共2页崔未霞 魏清琳 
寻常疣是一种皮肤良性赘生物,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火针治疗寻常疣具有简、便、验、廉、安全可靠的优势,魏清琳主任医师擅长运用火针治疗寻常疣,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魏清琳 火针 寻常疣 刺瘊 
自拟消疣药酒方治疗寻常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光明中医》2014年第6期1223-1224,共2页丘柏荣 
目的:观察“自拟消疣消疣药酒方”治疗寻常疣的疗效。方法使用对照的方法,将采集到的50例门诊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光、冷冻、手术、药物腐蚀等治疗,治疗8周后再随访30天,观察疗效;治疗组:将“自拟消疣药酒方”(...
关键词:刺瘊 寻常疣 消疣药洒方 外擦 对照研究 中医药疗法 
我用南瓜津液治“刺瘊”
《大众医学》2010年第5期58-58,共1页赵秀芳 
取较嫩的黑皮或花皮南瓜一只,横切断面即有津液流出,以手指蘸津液反复涂抹患处,每天两次.连用10~15天即可治愈。
关键词:津液 南瓜 刺瘊 
治“刺瘊”不必拘泥于一法
《大众医学》2010年第5期58-58,共1页潘祥龙 刘杰 
“刺瘊”在中医里又名千日疮,俗称“瘊子”。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西医又根据不同部位和形状分寻常疣、丝状疣、掌跖疣等。中医认为其因病毒风邪搏于肌肤而生,好发手掌、手指、手背、指背、头面以及颈...
关键词:刺瘊 人类乳头瘤病毒 “瘊子” 自觉症状 千日疮 赘生物 寻常疣 同部位 
鸦胆子外用治疗刺瘊被引量:1
《中医外治杂志》2009年第2期41-41,共1页赵明刚 
关键词:刺疾 鸦胆子 外治法 
猫眼草治疗刺瘊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第6期63-63,共1页李峰 王宁 
猫眼草又名泽漆、把碗花,有毒。用法:采野生之猫眼草,折断取汁。将刺瘊周围用针挑破见血,渍猫眼草白汁于其上,与血相融,待自干,一次即愈。
关键词:猫眼草 刺瘊 治疗 血相 
潮虫子妙治“刺瘊”
《家庭用药》2009年第2期51-51,共1页宋禄法 
同厂一女工脚上长了“刺瘊”,经常走路硌得疼痛难忍。前前后后治了多次。贴鸡眼膏、中药鸦胆子,用激光治疗等均未除掉。后来,有朋友介绍“潮虫子能治刺瘊”。她便捉了1只潮虫子贴在患处,用胶布固定。治疗二三次,瘊子真的消失无迹。
关键词:刺瘊 潮虫 激光治疗 胶布固定 鸡眼膏 鸦胆子 
除“刺瘊”家用验方
《家庭中医药》2008年第11期58-58,共1页宋禄法 
刺瘊,又称寻常疣,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多出现任脚部、手部等出汗、潮湿易受摩擦的部位。生在脚上的称跖疣,于行走受挤压时可产生疼痛;长在手和面部的,则有碍美观。本病治疗,医院多采用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但易复发或遗留疤痕。...
关键词:中医验方 刺瘊 家用 家庭治疗 常见皮肤病 手术切除 寻常疣 
巧除“刺瘊”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06年第4期38-39,共2页欧柏生 
寻常疣是一种好发于手背、手指、足底、头面部的浅表良性赘生物,俗称“干日疮”、“刺瘊”。皮损为圆形或多角形的丘疹,从针尖到花生大小不等:灰黄、污褐色或正常肤色,周围无红晕,表面粗糙,角化明显。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无...
关键词:刺瘊 中医药外治 表面粗糙 自觉症状 寻常疣 赘生物 头面部 青少年 出血 压痛 
咨询台
《山东教育》2004年第30期54-54,共1页佳平 
关键词:口服补盐液 儿童卫生 健康 腹泻现象 刺瘊 皮肤疣 治疗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