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

作品数:5607被引量:28056H指数:5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曾思齐朱教君朱筱敏刘发林肖化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热带天然次生林演替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孙嘉雯 施秀珍 邵雅琪 冯鼎 王建青 刘宝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63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2023J06024)资助。
为探究亚热带天然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氮矿化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利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以5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天然次生林(林龄分别为5、8、21、27、40年)为研究对象,并以>100年的原始天然林为对照。采用微宇宙培养法测定土...
关键词:氮矿化 土壤微生物量 天然次生林 林龄 森林恢复 
辽东山区次生蒙古栎成熟林空间结构及个体竞争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2492-2500,共9页张慧东 毛沂新 王睿照 朱健 夏杭 于大炮 尤文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201004-05);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902015);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计划项目(2021HQ1910);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项目(LLC[2022]13)资助。
天然成熟林的群落结构是森林长期演替的结果,具有合理的结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态功能。揭示成熟林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是科学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本研究基于林分的径阶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4个结构参...
关键词:蒙古栎 空间结构 二元分布 竞争 
恢复年限对亚热带次生林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8期2091-2098,共8页冯莉绚 黄志群 王振宇 王涛 卢安琪 邹秉章 王思荣 陈志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930077,3227184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01641);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重点项目(JZ230007)资助。
土壤化学计量比是衡量土壤有机质组成及质量的有效指标。多数研究关注土壤碳(C)、氮(N)、磷(P)及化学计量比,而较少关注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钾(K)、钙(Ca)和镁(Mg)及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本研究以亚热带自然恢复的5、8、21、27、40年林分...
关键词:森林恢复 次生林 土壤 养分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比 
基于双哑变量模型预测透光抚育强度对次生林内红松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6期1463-1473,共11页郝鑫海 牟长城 崔雅如 姬文慧 许文 赵海明 
东北林业大学碳中和科学基金项目(HZX22010000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1300502)资助
“栽针保阔”是恢复我国东北阔叶红松林的有效途径,透光抚育能促进冠下红松生长并加快演替进程,但目前有关透光抚育如何影响次生林内红松生长过程仍不清楚。以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为对象,构建含双哑变量(透光抚育强度和林木分级)...
关键词:哑变量模型 透光抚育强度 “栽针保阔”红松林 林木分级 生长规律 
蚂蚁巢穴对高檐蒲桃热带次生林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3期678-686,共9页解玲玲 王邵军 肖博 王郑钧 郭志鹏 郭晓飞 罗双 李瑞 夏佳慧 兰梦杰 杨胜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281,32271722);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云教发[2022]73号);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2Y596)资助。
探明蚂蚁巢穴对热带次生林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过程及机理,对于理解土壤动物活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西双版纳高檐蒲桃热带次生林群落为研究样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蚁巢与非蚁巢土壤甲烷排放干湿季动态,探...
关键词:蚂蚁巢穴 CH4排放 产甲烷菌 甲烷氧化菌 热带森林 西双版纳 
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2期339-346,共8页李佳玉 施秀珍 李帅军 王振宇 王建青 邹秉章 王思荣 黄志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63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023J0602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公益类项目(2023R1002004)资助。
森林类型和林龄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生物因子,但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两种森林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随林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还不明确。本研究以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5、8、21、27和40年生)为对象,探究与土壤碳、氮和磷...
关键词:亚热带森林 森林恢复模式 土壤养分 氮流失 土壤微生物量 
秦岭北麓典型栓皮栎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被引量:5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12期3214-3222,共9页赵亮 杨治春 周卷华 王国强 尹秋龙 赵锦 齐光 原作强 
陕西省基础科学研究项目(22JHQ036);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22KRM090);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31084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本文利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实验林场的落叶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研究了秦岭北麓典型栓皮栎天然次生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独立个体有3162株,木本植物有42种,隶属于25科36属。群落属的区系类型主...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 秦岭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栓皮栎 
毛竹和次生阔叶林优势树种根际效应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9期2374-2382,共9页许雄钞 张前前 滕秋梅 赵明水 李永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4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Z22C160005)资助。
植物根际效应会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进程,但目前毛竹入侵次生阔叶林生境优势植物的根际效应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未被入侵的次生阔叶林优势树种(青冈和杉木)和入侵后形成的毛竹纯林中的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
关键词:土壤碳矿化 毛竹 次生阔叶林 根际效应 
蚂蚁筑巢对热带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季节动态的影响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5期1218-1224,共7页张昆凤 王邵军 王平 张路路 樊宇翔 解玲玲 肖博 王郑钧 郭志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722,32060281);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2Y596)资助。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林崖豆藤群落中的蚁巢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动态进行定位研究,分析蚂蚁筑巢引起土壤碳氮库及温湿度等土壤性质变化对N_(2)O排放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蚂蚁筑巢显著影响热带森林土壤N_(2)O...
关键词:热带森林 蚂蚁筑巢 N_(2)O排放 土壤理化性质 西双版纳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1期106-106,共1页
封面照片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方晓明于2019年6月22日拍摄于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清原森林野外增温平台(41°51′N,124°55′E,海拔456~1116 m)。清原站位于...
关键词:棕色森林土 红松人工林 大陆性季风气候 天然次生林 土壤类型 封面照片 胡桃楸 年平均气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