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油气藏

作品数:45被引量:57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赵宗举麻伟娇卫延召朱琰徐云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质科学》《江汉石油科技》《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次生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地质科技通报》2024年第4期15-26,共12页石放 王铸坤 李建浪 孙琦 易珍丽 李斌 刘柳 尹太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119);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科技项目(041021120183)。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面积超3万km^(2),处于大型单斜背景,油气显示活跃,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多年来未有勘探突破。邻区中石化矿区的发现使得该区的勘探再次提上了日程。基于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在分析区域...
关键词:次生油气藏 岩性圈闭 中生界 哈拉哈塘-哈得地区 塔北隆起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远源、次生油气藏成藏过程及主控因素被引量:7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6期1195-1204,共10页麻伟娇 卫延召 李霞 陶士振 李勇广 赵铮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勘探重大科技项目(2016B-0301)资助
通过分析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侏罗-白垩系油气储集层中烃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成藏期构造、已知油藏和地球化学运移指标,探讨油气成藏期次、有效输导体系、运聚过程和圈闭遮挡条件,进一步揭示腹部地区中浅层远源...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腹部 远源、次生油气藏 成藏期次 运聚规律 主控因素 
远源/次生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研究进展和展望被引量:16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699-714,共16页陶士振 李建忠 柳少波 白斌 郑民 卫延召 曹正林 韩文学 麻伟娇 刘海涛 杨帆 刘伟 谷志东 吴因业 陶小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1-001;2016ZX05046-001);中国石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4B-0608)
寻找高效优质储量,实施低成本高效益勘探开发,是低油价背景下的战略抉择.本文立足于项目自主研究、油气勘探生产跟踪和国内外发展态势分析,以突出高效优质资源形成与分布规律为研究重点,结合油气勘探实践,针对中国陆上断陷、坳陷、前陆...
关键词:次生油气藏 远源油气藏 古油气藏 调整改造 复式输导体系 圈闭有效性 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松辽盆地南部幔源CO_2充注成因次生油气藏深、浅层分布差异被引量:3
《世界地质》2015年第1期167-177,共11页明晓冉 刘立 于雷 于淼 曲希玉 杨会东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6-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372133);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110426)联合资助
在大量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松南地区深部层位以富气为特征,烃类气成藏阶段为登二段沉积期及早白垩纪晚期;浅部层位以富油为特征,油气成藏阶段主要集中于明水组沉积末期至古近纪早期;盆地中CO2气主要富集于营城组及泉头组(三...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 次生油气藏 纵向分布 油气 CO2 
松辽盆地黑帝庙油层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被引量:1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年第6期21-25,共5页黄薇 国成石 
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01)
松辽盆地发育2套主力生油岩,即青山口组一、二段和嫩江组一、二段泥岩.在2套生油岩之上、之间和之下均发育含油层,由于烃源岩与储层的空间配置关系不同,造成了油气运移方式和成藏模式的差异.通过对见油气显示井及已经发现的油气藏进行...
关键词:古龙凹陷 长岭凹陷 黑帝庙油层 次生油气藏 原生油气藏 油源对比 成藏模式 
松辽盆地登娄库——永安地区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被引量:1
《海洋石油》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周洋 张美华 黄兰 王春华 
在已了解的松辽盆地登娄库一永安地区构造和沉积演化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该地区的成藏模式特征从运移方式和生储盖空间组合两个方面上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分析了各自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
关键词:松辽盆地 油气成藏模式 原生油气藏 次生油气藏 混生油气藏 基底断裂 
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反转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被引量:8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46-54,7,共9页朱丽旭 吕延防 吴宇 魏长柱 张维君 尚尧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7)
为研究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反转构造的类型、分布、形成机制、与油气藏的关系及成藏模式和控藏特征,分析地震、油气藏开发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结果表明:伊敏组晚期,海塔盆地中部断陷带在近东西向压扭应力场作用下发生大规模反转,形成断层...
关键词:海塔盆地 中部断陷带 反转构造 类型 次生油气藏 控制作用 
松南油伴生CO_2气的成因及其对油气藏的影响被引量:8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第1期39-48,共10页曲希玉 杨会东 刘立 刘娜 齐赞 唐惠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9CB21930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90061120043);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90302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27R1201004A)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油伴生气和含片钠铝石砂岩为对象,研究松南伴生CO2气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幔源-岩浆CO2混入对油气动态成藏的影响。通过对伴生气组分,碳、氧及氦同位素数据的分析,发现松南油伴生CO2气的体积分数为1.57%~75....
关键词:伴生CO2气 驱油 次生油气藏 片钠铝石 松辽盆地南部 油气 
原油热蚀变程度评价指标研究——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和呼图壁油气田为例
《科技导报》2012年第31期43-46,共4页曹宏明 巩卫芳 张云献 马练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209503);国家油气专项(2008ZX05007-01)
石油的次生变化对石油性质的改造有时会超过有机质来源和热成熟度作用的影响,而热蚀变是地史时期地质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次生变化。本文选取准噶尔盆地南缘原油样品系统模拟热蚀变过程,并进行数据分析,从中筛选出相关性良好的菲/甲基菲(...
关键词:原油次生变化 热蚀变 热模拟实验 次生油气藏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贫化与次生成藏被引量:2
《地质科学》2012年第4期1211-1222,共12页蔡立国 李双建 刘全有 汪新伟 张荣强 
国家重大专项(编号:2008ZX05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12CB214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39904)资助
我国海相层系经过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油气地质条件除受"先天条件"的影响外,"后天因素"的影响更加突出,表现在现今油气成藏虽仍以海相烃源为主,但油气成藏与油气主要生烃高峰多已不匹配;油气相态多已发生变化,如四川盆地从含油盆地转为...
关键词:海相 碳酸盐岩层系 油气转化保存条件 次生油气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