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灾害

作品数:1308被引量:1925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振东刘毅李连任王治华陆新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城市与减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定日6.8级地震震害初步分析与思考
《城市与减灾》2025年第2期6-10,共5页李波 
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03001-3);新疆地震科学基金(202411);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青年重点任务(CEA_EDEM-20250218)共同资助。
引言地震作为突发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源于地壳能量瞬时释放引发的地表剧烈震动与次生灾害链式反应。根据2023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2023年2月的土耳其“双震”是全球近20年来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地震灾害之一,尤...
关键词:次生灾害 震源深度 地震灾害 地震震害 双震 链式反应 死亡人数 自然灾害 
城市高密度重点片区生命线工程韧性提升路径
《城市与减灾》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夏煜宸 丁年 韩刚团 李林 杜菲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湾区核心城市韧性规划技术路径对比专题研究科研课题”(2022科16)资助。
引言城市高密度重点片区生命线工程韧性能力的保障关乎基础设施自身安全韧性与灾时输出的应急供给能力,而自身安全韧性同时涉及其上游供给的安全保障、设施自身运行平稳性与抗灾应对能力,以及避免成为次生灾害风险源的能力。非灾时的系...
关键词:生命线工程 抗风险能力 基础设施 供给能力 提升路径 运行品质 运行平稳性 次生灾害 
极端降雨条件下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网络韧性的影响研究
《城市与减灾》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杨震 罗梦娟 任士豪 董晓斌 郭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4223);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2020JC-4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JM-274)联合资助。
引言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极端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地面坍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事件,给城市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城市由多种关键基础设施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电力、供水、交通等。这些基础设施不仅...
关键词:城市生命线系统 关键基础设施 极端降雨 极端天气事件 城市内涝 次生灾害 全球变暖 泥石流 
积石山6.2级地震青海灾区同震地质灾害特征与防灾对策被引量:1
《城市与减灾》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曹小岩 张俊才 魏正发 桓芝俊 刘子龙 崔廷军 寇丽娜 阮菊华 
引言地震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强烈的地震会改变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造成山体松动和破碎,引发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同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和失稳模式等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表明,...
关键词:地质灾害 次生灾害 防灾对策 群发性泥石流 地震烈度 分布规律 发震断裂 震后灾区 
京津冀地区大震灾害应急专项预案编制研究被引量:4
《城市与减灾》2021年第6期7-14,共8页王慧彦 王建飞 迟宝明 张东旭 杨超 刘青云 
国家社科基金“应急管理新体制下京津唐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研究”(19BGL243)资助。
历史地震和活动构造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存在发生大于7级地震的可能性。京津冀作为我国首都所在地,地位特殊、人口稠密,高层建筑林立、地铁轻轨、地下管网众多,通信网络高度发展,重大危险源密布,如果发生重特大地震,极易引发连片火灾、...
关键词:地下管网 高层建筑 灾害应急 重大危险源 次生灾害 通信网络 综合风险 灾害风险 
市县地震部门震后应急工作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
《城市与减灾》2021年第3期54-58,共5页朱林 
“陕西省地震局启航与创新基金课题”(QC202003)资助。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以其难以预测、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人口高度集中、建筑及基础设施规模庞大且系统复杂的城市,一旦遭遇地震灾害,极易...
关键词:地震灾害 地震部门 次生灾害 震后应急 社会经济发展 连锁反应 生命财产安全 现状与思考 
温州市气象灾害影响预报预警业务需求调查与防灾减灾对策思考
《城市与减灾》2021年第1期40-47,共8页林建忠 谢慷 
引言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近年来台风、暴雨、高温热浪和雾霾等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越来越多,且强度越来越大,防灾减灾也因此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极端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环境、农业等次生灾害、安全...
关键词:防灾减灾工作 灾害风险 雾霾 预报预警 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对策 次生灾害 高温热浪 
1920年海原大地震Ⅸ度区影响范围的讨论
《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6期54-58,共5页杨顺 
宁夏地震科研专项基金(编号:NX202016)资助。
1920年12月16日(民国九年农历十一月初七),一次震动全球的灾难性大地震发生在了干旱、贫瘠的海原县,由于地震能量高、居住条件差、次生灾害严重等因素的影响,海原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口伤亡及生态破坏。一般来说,一次特大地震的极震区...
关键词:海原大地震 延伸方向 极震区 中国地震局 次生灾害 地震能量 汶川大地震 特大地震 
重大气象灾害多案例研究与情景构建方法探析被引量:2
《城市与减灾》2020年第5期5-8,共4页盖程程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越来越高,气象防灾减灾已经不是...
关键词:自然灾害 衍生灾害 气象灾害 专业技术性 气象防灾减灾 次生灾害 影响面 情景构建 
地震灾害协同评估模式研究被引量:1
《城市与减灾》2018年第3期61-66,共6页杨天青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7046;XH14056)资助
引言 破坏性地震尤其是特大破坏性地震致灾迅速、成灾面广、灾种多,且易造成各种次生灾害。以汶川地震为例,重灾区面积达四十余万平方千米,数万人被埋压待救,几十万伤员急需救治,几百万人需紧急安置,大量的水、电、通信、道路等基础设...
关键词:地震灾害 破坏性地震 评估 协同 次生灾害 灾害成因 基础设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