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治

作品数:848被引量:3703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杜小利李卫强曹守沛郭会军冯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顾乃芳:顾护脾胃疗肤疾
《中医健康养生》2025年第3期20-22,共3页唐烨 
顾乃芳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项目编号:SHGZS-202242)。
专家简介:顾乃芳,上海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工作五十余载,擅长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她注重从脾胃论治和预防皮肤病,并强调日常调护的重要性。顾乃芳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工作五十余载,...
关键词:良好生活习惯 上海市名中医 中医皮肤科 从脾胃论治 顾护脾胃 专家简介 皮肤疾病 日常防护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从脾胃论治慢性肾衰竭
《山东中医杂志》2025年第3期276-280,共5页皇甫明者 刘维明 张成博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编号:2020Z28);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24310029)。
慢性肾衰竭是浊毒潴留、代谢失衡、以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为表现的综合征。“一气周流”理论出自《四圣心源》,以四维为枢,强调培健中土,恢复气机升降,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龙虎回环,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依据“...
关键词:一气周流 黄元御 脾胃 慢性肾衰竭 左升右降 
基于“五脏相关论”和“五神藏”理论从脾论治小儿自闭症研究进展
《临床误诊误治》2025年第6期95-100,共6页刘玲佳 樊燕萍 王俊宏 陈溪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继承人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2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试点项目(DZMG-QNZX-24020)。
小儿自闭症的核心病机为“以脾脏功能失调”为核心的五脏、神志失常,即脾主升清功能不足、脾失运化。从“五脏相关论”和“五神藏”理论角度分别对脾主升清异常之五脏失养、脾失运化致脾意之思辨知行异常进行病机分析,认为脾脏在本病发...
关键词:小儿自闭症 五脏相关论 五神藏 从脾胃论治 脾主运化 脾不统血 综述 
从脾胃论治睑板腺功能障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5年第2期340-342,共3页唐棠 王养忠 许家骏 王福 
东直门医院青年教师项目(2018-JYB22-JS079)。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眼科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依据中医五轮学说、脏象经络理论的观点,MGD的发生与脾胃密切相关。MGD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胃气虚、运化乏力,不能输布气血、使津液...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脾胃 脾胃气虚 脾胃湿热 
曹守沛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经验
《河南中医》2025年第2期244-249,共6页朱瑛 曹守沛 
江苏省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项目(JSHD2021022);南京市名中医工作室项目(2023-NJSMZYGZS-CSP)。
曹守沛教授认为,“脾虚内伤,痰浊、瘀血内生痹阻心脉”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发生的常见病因,“心脾气虚,痰瘀阻络”为其常见病机。曹教授注重“心脾同治”,倡导从脾胃论治冠心病,以健脾益气、化痰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从脾胃论治 心脾气虚证 调脾通络方 曹守沛 
张立平从脾胃论治难治性痤疮的经验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33-35,40,共4页崔丽玉 张欢 赵玉清 马丽娜·阿新拜 张立平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2181)。
介绍张立平教授从脾胃论治难治性痤疮的经验。张教授临证中发现难治性痤疮患者的病因多见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失司,升清降浊不足,在外则肌肤失养,腠理闭阻,在内则阴火内生,上炎于表,而生痤疮,为里虚表实之证;治疗当补脾气虚之不足,清在表...
关键词:痤疮 皮肤病 中医药疗法 补气清表 专家经验 
周乐年老中医从脾胃论治疑难杂病的临证经验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14-15,21,共3页谷玉红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编号:JJ-2020-11)“周乐年老中医治疗脾胃病思想理论体系研究”。
目的:总结介绍周乐年老中医从脾胃论治疑难杂病的经验。方法: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以及临床实践,分析反复嗳气、腹胀、呕吐3则代表性验案,阐明周乐年老中医从脾胃论治消化道相关疑难杂症的经验。结果:周乐年老中医基于嗳气、腹胀、呕吐病位...
关键词:周乐年 消化道疾病 疑难杂症 脾胃论 
抽动障碍从脾胃论治
《河南中医》2024年第12期1827-1830,共4页张永莹 许洪义 徐曼曼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面上项目(2020M200)。
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皮质-基底神经节-丘脑-皮质环路神经递质紊乱,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免疫、内分泌、神经等途径实现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相互沟通,在辅助胃肠消化及参与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中,产生诸多对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关键词:抽动障碍 肠道菌群 从脾胃论治 脑-肠轴理论 
从脾胃论治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光明中医》2024年第24期5014-5018,共5页龙勋华 刘艳晨 龙志坚 彭虹 耿红伟 李洲义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No.20222293)。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归属中医“咳嗽、久咳、鼻鼽”等范畴,其病位常涉及鼻、咽喉、肺,病因常归于邪气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2个方面。笔者基于中医理论及相关文献阐释了“脾胃与鼻、咽喉、肺”的生理及病理...
关键词:咳嗽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脾胃 病因病机 小儿 
基于“六郁”理论采用“治未病”思想从脾胃论治针眼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4年第12期1165-1168,共4页邓蒙蒙 关新 张月强 
针眼作为常见且易复发的眼科疾病,其发病机制与中医“六郁”理论紧密相关,即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相互影响。肝失疏泄、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痰湿内生,郁久化火,上攻于目,营卫失调,气血凝滞,热毒壅阻于胞...
关键词:六郁 针眼 治未病 脾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