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峪组

作品数:20被引量:34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梅生王旖旎李晓波杨明陆松年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华北自然资源》《城市地质》《世界地质》《古地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西省小东峪石英砂岩地质赋存特征浅析
《华北自然资源》2023年第4期34-36,共3页刘洋 
石英砂岩在我国基础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基础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文章通过钻孔、探槽和剖面取样化学分析,对山西省昔阳县皋落镇小东峪村石英砂岩矿地质赋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石英砂岩绿色、科学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石英砂岩 大红峪组 小东峪 
古元古代末浅海赤铁矿化微生物席:标识与意义
《古地理学报》2022年第6期1114-1129,共16页赵石珂 史晓颖 孙龙飞 谢宝增 汤冬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930320,41972028);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拔尖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项目”(No.265201909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2111415097)共同支持。
微生物活动导致铁氧化被认为是前寒武纪铁建造和红层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地质记录中却鲜有相关证据。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选择华北古元古代末的大红峪组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和矿物学的综合研究,揭示微生物...
关键词:大红峪组 赤铁矿 海绿石 氧化还原 铁循环 
辽宁兴城地区大红峪组底界性质及地质意义
《世界地质》2018年第4期1101-1109,共9页杨明 张梅生 李晓波 王旖旎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730)
为进一步确定燕山裂陷槽中元古界大红峪组底界性质,笔者对位于燕山中元古代沉积盆地边缘的兴城地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多个剖面上大红峪组底部砾岩的特征、类型及成因的初步分析,得出该组沉积之前地表经历了差异性侵蚀,造成古...
关键词:燕山裂陷槽 大红峪组 砾岩 不整合 
辽宁兴城地区长城系团山子组与大红峪组不整合接触特征及其对兴城运动的意义被引量:4
《世界地质》2016年第4期1027-1033,共7页张丛 郭巍 于松 刘孟骐 张庆飞 
国家重大油气专项(ZP-Y-0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确定了辽宁兴城地区长城系大红峪组与下伏团山子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夹山地区团山子组三段叠层石白云岩顶部发育有古喀斯特地貌,大红峪组下部有底砾岩。接触面可见大红峪组砾岩沿溶洞、解理缝或构造裂隙灌入团山子组...
关键词:辽宁省 兴城运动 长城系 团山子组 白云岩 不整合 
河北省滦县地区大红峪组沉积特征分析被引量:1
《城市地质》2015年第S1期252-256,共5页胡福根 王山亮 李良景 张翊超 宋庆伟 姚康 
河北1:5万雷庄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编号:基[2012]02-009-010)
河北省滦县地区大红峪组为野鸡坨镇至响棠镇一带中元古界沉积盖层的最底部层位,这与滦县地区在元古宙地处山海关古陆边缘的地理构造格局有关。根据"岩相一层序一沉积环境"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将大红峪组地层划分为碎屑岩型和碳酸盐岩型两...
关键词:岩相类型 层序特征 沉积环境 大红峪组 滦县地区 
华北克拉通古/中元古代界线和相关地质问题讨论被引量:57
《岩石学报》2015年第6期1495-1508,共14页赵太平 邓小芹 胡国辉 周艳艳 彭澎 翟明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416606);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联合资助
从18到16亿年,全球构造格局、古地理环境及生物演化发生重要变革。就全球地质演化历史而言,结晶基底的形成标志着古元古代的结束,而稳定盖层的发育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在国际地层年表上,古元古代末期(18-16亿年)被称之为"固结纪"...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古/中元古代界限 中元古代地层划分方案 长城系 熊耳群 高于庄组 大红峪组 大古石组 
辽宁凌源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被引量:8
《地质与资源》2014年第4期339-342,共4页王晓鸥 
柏杖子金矿系辽西凌源地区重要的岩浆热液型金矿.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长城系大红峪组,其次为太古宙建平群变质岩系.长城系大红峪组为金矿的主要容矿围岩,太古宙建平群变质岩系为金矿的矿源层.柏杖子岩体为区域上大柱子岩体的...
关键词:建平群 大红峪组 柏杖子岩体 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成矿模式 辽宁凌源 
河北兴隆中元古界大红峪组微生物成因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5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3年第3期366-372,共7页陈留勤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RE1210);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DHBHK1102);江西省博士后科研择优资助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3438)
河北兴隆一带的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1650-1600Ma)以潮下坪灰白色厚层块状细粒石英砂岩为主,在砂岩层面上产出丰富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详细描述了MISS的沉积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这些微生物成因构造可能反映...
关键词:微生物成因构造 微生物席 中元古界 大红峪组 兴隆剖面 
辽宁兴城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石英砂岩质砾岩古沉积环境研究被引量:11
《矿物岩石》2012年第3期103-109,共7页杨明春 郑常青 张梅生 张扬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1083)
通过对辽宁兴城地区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底部的石英砂岩质砾岩的野外调研、砾石颗粒统计分析,在显微镜下分别对砾石的砂岩和填隙物的砂岩进行了岩相学研究、粒度统计分析等研究工作,结果显示砾石粒径大小为5mm~420mm,组成砾石的砂...
关键词:长城系 大红峪组 石英砂岩质砾岩 古沉积环境 辽宁兴城 
燕山中元古界大红峪组微生物席碎片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1年第5期843-846,863,共5页刘智荣 黄静宜 
元古代碳酸盐岩沉积孕育了大量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沉积构造,但是对于相同时期的碎屑岩沉积环境中微生物引起的沉积构造的研究却很少。在元古代碎屑岩沉积环境中发现的最常见的与微生物活动有关的沉积构造是皱饰构造和变余波痕,前人研究...
关键词:微生物席碎片 大红峪组 元古界 沉积构造 华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