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料批

作品数:17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吉昆陈建伟牛富军顾颜尹坚更多>>
相关机构: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钢铁》《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炼铁》《马钢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钢3^#高炉大料批分装生产实践被引量:1
《冶金丛刊》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牛富军 陈建伟 王吉昆 侯化民 
介绍了安钢为提高煤气利用率和增产节焦,对其3#高炉进行了大料批分装操作试验。通过采取优化炉料结构,控制入炉料粉末,搞好上下部调剂,控制炉体冷却强度等措施,经过8个月的大料批分装生产实践,增产节焦效果明显,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
关键词:高炉 焦比 大料批 分装 
安钢3#高炉大料批分装生产实践
《江苏冶金》2007年第6期18-20,共3页牛富军 陈建伟 王吉昆 
为提高煤气利用率、增产节焦,对安钢3#高炉进行了大料批分装操作试验。通过采取优化炉料结构,控制入炉料粉末,搞好上下部调剂,控制炉体冷却强度等措施,增产节焦效果明显,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高炉 焦比 大料批分装 
大料批分装的应用实践
《马钢技术》2003年第2期8-10,共3页蒲道勤 
通过对生产现状分析和对大料批分装的认识及10#炉的应用总结,表明大料批分装是很好的装料制度。
关键词:高炉 炼铁 大料批分装 装料制度 
大料批分装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z1期255-256,共2页杨洪峰 王书敏 袁保平 郭峰 
主要介绍了通过进行大料批分装试验,试验分三期进行,总结经验,抑制偏料,使炉况顺行程度变好,提高了产量,降低了焦比.
关键词:高炉 装料制度 分装 炉况 
北钢1号高炉正分装大料批操作实践
《炼铁技术通讯》2001年第8期4-6,共3页孟威 孙世斌 
1 概述北钢炼铁公司1号高炉(350m^3)于1994年6月开炉,有14个风口,1个铁口和2个渣口。自1996年以来,出现炉况波动大。焦比升高等现象,生产受到制约。为了稳定炉况,
关键词:大料批 正分装 高炉 操作实践 煤气流 炉况顺行 煤气利用率 装料制度 降低焦比 第三阶段 
3^#高炉使用大料批降焦的探讨
《湘钢科技》2001年第2期6-8,共3页杨德辉 
关键词:高炉 焦比 批量 装料制度 炼铁 
湘钢1号高炉扩大料批生产实践被引量:1
《炼铁》2000年第3期44-45,共2页尹坚 
湘钢1号高炉(1000m^3)于1996年7月投产以来,由于受设备故障、原料条件差及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生产水平较低,经过开展设备整改和技术攻关活动,到1998年6月利用系数才达到1.6。那时,1号高炉炉况已基本顺行,风口全开。
关键词:扩大料批 高炉 生产实践 
湘钢1#高炉扩大料批的生产实践
《湘钢科技》2000年第2期13-14,27,共3页刘唤颖 
关键词:炼铁 高炉 生产实践 扩大料批 
鞍钢10号高炉大料批中心加焦冶炼实践被引量:1
《鞍钢技术》2000年第2期10-12,共3页顾颜 孙玺铎 
1998年年末 ,鞍钢 1 0号高炉进行的大料批中心加焦冶炼试验获得成功 ,产量、质量提高 ,焦比降低 ,炉身冷却壁热负荷降低。实践证明 ,大料批中心加焦是高炉上部调剂技术的完善和发展 ,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炉 大料批 中心加焦 冶炼实践 
鞍钢11号高炉中心加焦配合大料批试验被引量:4
《鞍钢技术》1999年第6期5-7,共3页尚策 韩淑峰 刘志武 
鞍钢11号高炉是现代化装备水平极高的大型高炉,1998年1~10月,炉况顺行出现问题,为此高炉进行了中心加焦配合大料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了此次试验具体的操作过程。
关键词:高炉 中心加焦 大料批 装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