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臭氧总量

作品数:26被引量:1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英鉴江芳王咏梅王维和张仲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更多>>
相关期刊:《遥感信息》《气象科技进展》《科学通报》《环境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气臭氧总量卫星反演产品地基验证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被引量:1
《遥感信息》2021年第5期8-17,共10页吕春光 王玉萍 张悦 耿君 史云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55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08085QD1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DB06、ZR2017BD018)。
在卫星遥感大气臭氧总量的地基验证过程中,针对空间异质性特征问题研究的不足,文章以SBUV/2传感器的大气臭氧总量产品为例,选取多个典型地基站点为研究区,通过相关性、风速风向和空间热点的分析,以揭示卫星-地基臭氧总量观测相关性的空...
关键词:空间异质性 热点分析 SBUV/2 地基站点 臭氧总量 
大气臭氧总量与吸收性气溶胶指数的关系被引量:9
《遥感学报》2017年第4期500-508,共9页赵富强 王维和 邓小波 杨阳 彭永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75042;41175024);北京市科技计划(编号:Z151100003615001)~~
吸收性气溶胶指数AAI(Absorbing Aerosol Index)是基于卫星观测的紫外后向散射辐射导出的参数,与大气中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的气溶胶(简称吸收性气溶胶)有关,能够定性反应吸收性气溶胶的存在与空间分布特征。由于臭氧在AAI反演波段对紫...
关键词:臭氧总量 吸收性气溶胶指数 中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模式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文摘(英文文献)
《气象科技进展》2013年第4期156-157,共2页
华东师范大学的白开旭等利用2009年7月-2011年12月间地基 Brewer和Dobson观测验证了FY-3A 大气臭氧总量数据在全球尺度的精度。研究表明,大气紫外臭氧总量仪(TOU)观测反演的大气臭氧总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均方根误差小于5%。相比Brewe...
关键词:大气臭氧总量 PW 植被 劈窗算法 全球尺度 绿度 英文文献 再分析资料 生物群系 产品精度 气候系统 
北极臭氧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极涡的关系被引量:4
《遥感学报》2013年第3期527-540,共14页张艳 王维和 张兴赢 LAWRENCE Flyn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502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编号:2008AA121703);公益行业气象专项(编号:GY-HY201106045)~~
利用风云三号卫星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和国际同类卫星的臭氧总量数据对1979年—2011年北半球春季臭氧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极臭氧年际变化显著,它与平流层温度变化一致(相关系数为0.75)。北极臭氧损耗异常强弱年的月均和日...
关键词: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大气臭氧总量 风云三号 极涡 环流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全球臭氧总量反演和真实性检验结果分析被引量:20
《科学通报》2010年第17期1726-1733,共8页王维和 张兴赢 安兴琴 张艳 黄富祥 王咏梅 王英鉴 张仲谋 吕建工 傅利平 江芳 刘国杨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21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5056);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LAPC-KF-2008-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BAC34B04-2);北京城市气象基金(UMRF2007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422202;2006CB403702)资助
利用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搭载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发射后一年内获取的观测数据以及地基臭氧观测数据,对全球特别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南极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臭氧总量反演试验,反演结果与国外同类产品及地面观测...
关键词: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大气臭氧总量 风云三号卫星 反演 真实性检验 
紫外后向散射探测臭氧总量的反演误差研究被引量:2
《空间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35-42,共8页江芳 王咏梅 张晓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4051);]风云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共同资助
通过探测紫外后向散射获取臭氧总量目前已经成为臭氧总量探测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以模拟计算为主要方法,从模式计算误差,反演算法误差和仪器误差三方面着手,对影响臭氧总量反演精度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由其引起的臭氧总量反演...
关键词:大气臭氧总量 下垫面有效反照率 紫外后向散射强度 
FY-3卫星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被引量:21
《科学通报》2009年第23期3778-3783,共6页王咏梅 王英鉴 王维和 张仲谋 吕建工 付利平 江芳 陈济 王继红 管凤君 黄富祥 张兴赢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其上搭载了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它的主要任务是测量地球大气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后向散射,以反演地球大气臭氧总量的全球分布,为环境监测、气候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关键词: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大气臭氧总量 漫反射板衰变 波长漂移 
云顶高度对紫外辐射反演臭氧总量的影响被引量:1
《高原气象》2009年第3期647-651,共5页江芳 王咏梅 张晓庆 
风云三号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4051)共同资助
云顶高度是紫外后向散射反演臭氧总量算法的重要参数。利用模拟计算,对云顶高度误差引起的与臭氧反演相关的误差,即内插误差,云上臭氧误差以及云下臭氧误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对内插误差,云上臭氧误差和云下臭氧误差比较大,且...
关键词:大气臭氧总量 紫外后向散射 云顶高度 下垫面有效反照率 下垫面有效气压 
大气臭氧层的前世今生被引量:2
《大自然》2007年第5期6-9,共4页王新明 
前世:1839年~1957年1839年,德国科学家舒班(C.F.Sch+nbein)在实验室电解稀硫酸时发现了一种刺激性气体,他在1840年给法兰西科学院的报告中首次将其命名为"ozone",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我们中文所译的"臭氧"。在舒班1868年去世前...
关键词:大气臭氧层 臭氧层空洞 氟利昂 大气臭氧总量 
云顶以下臭氧对TOMS反演臭氧总量的影响及反演方法的理论研究被引量:8
《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第2期364-369,共6页江芳 王英鉴 刘振兴 王咏梅 张晓庆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创新工程(240519S)资助
目前紫外后向散射反演臭氧总量的所有算法,都将云考虑成不透明的Lambertian反射体,并假定云顶有效反照率不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然而本文通过模拟计算发现,由于云散射、瑞利散射、臭氧吸收三种作用的综合结果,云顶的有效反照率是与波长...
关键词:大气臭氧总量 紫外后向散射强度 云顶有效反照率 云滴有效半径 云的光学厚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