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复氧

作品数:13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丁训静陈鸣钊徐祖信孙远军李怀正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水科学进展》《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给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模拟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大气复氧规律研究被引量:7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第5期31-34,共4页杜晓丽 徐祖信 郑磊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0ZX07320-002);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设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10120090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攻关项目(No.06dz12311)
为优化湿地设计、改善湿地处理效果,初步探讨了水力负荷、非饱和区运行距离、平均孔隙率和温度对湿地大气复氧量(DO)的影响,构建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大气复氧模型。结果表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大气复氧量与水力负荷(q)、温度(T)负相关,与...
关键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大气复氧 模型 
水体势能的大气复氧法——势能增氧生态床法被引量:12
《水科学进展》2008年第5期742-745,共4页陈鸣钊 丁训静 
天然河流水质受到污染,但水能依然存在且可以利用。研究了利用水体的势能进行大气复氧的方法,并将其引进污水生物处理领域。被污染的河水通过势能增氧生态床法进行原位生态修复后,其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而且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费...
关键词:水体势能 大气复氧 增氧 生态床 
天然水体氮自净过程及硝化所需溶解氧源试验验证被引量:4
《水资源保护》2007年第5期11-14,90,共5页郝晓地 陈新华 魏丽 
北京市可持续水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学术创新团队"项目(BJE10016200611)
通过试验验证了天然水体中确实存在氮的自然净化过程和同步硝化/反硝化途径。在氮与有机物浓度较低时,遮光阻断藻类光合作用试验表明,大气复氧足以使试验水质条件下的氮和有机物完全氧化。然而,有机物过早消耗对硝化后产生的硝酸氮再行...
关键词:水体氮自净 同步硝化/反硝化 藻类光合作用 大气复氧 氨氮 硝酸氮 
潜流湿地处理不同浓度有机污水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3
《环境科学》2006年第11期2194-2200,共7页王晟 徐祖信 李怀正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3AA601020);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计划项目(05R214141)
通过供氧平衡及物质平衡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根系泌氧、水中自带溶解氧、植物吸收营养物在湿地净化中的贡献,并通过落空运行来启动大气复氧.结果表明,当处理Ⅳ类以下地表水时,根系泌氧和水中携氧可使基质内为好氧环境、出水DO...
关键词:潜流湿地 人工湿地 物质平衡 供氧平衡 大气复氧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特性被引量:8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年第5期20-24,共5页董婵 崔玉波 余丹 赵立辉 朱宝英 
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04-2-067)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城镇污水资源化中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通过对特征污染物即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研究,阐述了污染物去除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机理。湿地负荷8.1 ̄27 g[COD]/(m2.d)范围内,COD去除率为71...
关键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净化 负荷 大气复氧 
SP模型缺陷及改进的研究被引量:5
《中国环境监测》2004年第5期54-57,共4页周志鹏 吴克宏 蔡建安 
SP模型应用于高污染河流的水质分析时,因起始BOD浓度大,得出负数的DO临界值,而导致SP模型失效。本研究以BOD浓度L与自净系数f、氧亏值D乘积fD的比较为判据,分析耦合微分方程的性质及大气复氧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将BOD—DO变化划分...
关键词:河流水质模型 BOD衰减 大气复氧 
河流水质模型的分析及研究意义被引量: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68-70,共3页张国坤 李恒达 
通过对河流的主要污染物耗氧有机物的特点的分析,总结了耗氧有机物进入河流后的运动特征,阐述了在稳态条件和忽略弥散作用下,污染物的一维水质模型.另外,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河流稳态水质模型建立的条件及S-P的数学模型.最后经分析复氧曲...
关键词:耗氧有机物 稳态 生化需氧量 BOD S-P模型 氧亏 大气复氧 水质模型 
静态水体大气复氧理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第5期66-69,共4页李莉红 雒文生 贺涛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分析,对水体静态条件下大气复氧的分子扩散理论进行检验,证明DonaldJ.O'con nor与WilliamE.Dobbins在"天然河流中的复氧机理"一文中所列的分子扩散理论复氧公式和根据实验对公式的修正是不正确的。在给出正确公式的同...
关键词:静态水体 大气复氧 分子扩散 紊动扩散 
机械曝气、大气复氧与光合作用优化组合工艺研究
《给水排水》2002年第12期20-22,共3页田永静 郭维华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 85 90 8 0 4 0 2 0 1 0 2 )
对机械曝气、大气复氧与光合作用的优化组合工艺进行了研究。从实例出发 ,分析了三者的最佳组合方式———间歇曝气。试验表明该方式可以满足微生物的供氧需求 ,并且具有高效、节能、简便的特点。
关键词:机械曝气 大气复氧 光合作用 优化组合 废水处理 
紊动水体大气复氧系数研究进展被引量:5
《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第4期176-179,共4页李然 李嘉 李克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59639240
简述了影响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大气复氧速率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了自1924年以来国内外对紊动水体复氧系数的理论和实验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成果,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目前众多的复氧理论和公式大多不能直接用于天然河流,要...
关键词:紊动水体溶解氧 大气复氧 复氧系数 水体污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