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定支

作品数:134被引量:12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邓子基贾俊雪董根泰段炳德仇雨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财政收支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分税制改革对我国财政收支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ARDL模型边限检验方法被引量:7
《财经论丛》2014年第9期23-30,共8页董根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32)
本文采用ARDL模型边限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1952~2010年财政收支历史数据,结果发现分税制改革对我国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分税制前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均呈现"收支互相影响"双向因果关系;分税制后国家财政呈现"以收定支"单向因果...
关键词:分税制改革 财政收支关系 以收定支 以支定收 
中国财政收支相互关系的实证检验被引量:7
《财经论丛》2012年第5期20-26,共7页董根泰 
2010年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财政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采用边限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的长时间序列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952~1980年间我国财政收支存在“双向因果”的长期均衡关系;1981~1994年间财政收支关系难以判定;而1995~2009年间存在“以收定支”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来看,财政调...
关键词:财政收支 双向因果关系 以收定支 
“以支定收”还是“以收定支”:浅析我国的财政收支体系被引量:1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年第7期109-109,共1页李静怡 
如何选择我国的财政收支体系,是选择"以收定支",还是选择"以支定收",这是理论学界一直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收定支"曾经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但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环境已经变化,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本文研究...
关键词:财政体制 以收定支 以支定收 
政府可能一手加税收,一手减支出
《财经》2010年第1期85-85,共1页
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支的跨期选择究竟如何?如果遵从“以收定支”的假设,那么政府试图竭尽所能花掉所有可花的收入,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财政支出也会相应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性。
关键词:美国联邦政府 税收收入 财政支出 跨期选择 财政收支 以收定支 正相关性 
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发展研究》2008年第12期33-36,共4页李培琴 谢夜香 
财政收支关系是"以收定支"还是"以支定收",是"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两种观点的不同主张之一,是财政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在安排预算时,是遵循"以收定支"还是"以支定收",本文选取1990年到2007年的数据建模,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以收定支 以支定收 实证分析 
“以支定收”还是“以收定支”: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段炳德 
通过对我国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时序变量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的财政收支关系中到底是以支定收还是以收定支,确定这种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对采取财政政策的借鉴意义。研究将回答,我国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之间是单向格兰杰因...
关键词:以支定收 以收定支 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以支定收”与“以收定支”的思考
《安徽财会》2003年第12期52-53,共2页唐里亚 
关键词:“以支定收”原则 财政收支 “以收定支”原则 预算原则 中国 财政预算 市场经济 公共财政 
以收定支还是以支定收
《税收与社会》2000年第1期25-25,共1页崇武 
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谈这个问题是适宜的,因为在此前后正是制定计划的时期,每年财政收支的盘子将在此时确定。当然还要通过同级人大的审查和批准,过去这只是个例行手续,现在听说有些地方成了关卡,应该说这是好事,多一个环节虽然影...
关键词:以收定支 以支定收 手续 财政收支 效率 计划 制定 适宜 批准 影响 
关于实现财政平衡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四川财政》1999年第5期4-6,共3页王宁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一条重要理财原则,也是财政运行的基本要求。在宏观经济的视野中,财政平衡是国民经济总供求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因此,财政平衡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财政问题,...
关键词:财政平衡 财政支出规模 以支定收 财政职能 财政收入 几个问题 分配顺序 财政收支平衡 以收定支 社会保障领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