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为本

作品数:164被引量:20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孙咏丛大川任保平马庆凯刘光岭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大连水产学院上海金融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发展观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规划——访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主任朱晓明
《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9期77-79,共3页
问:您亲自参与了江苏省的“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您认为“十一五”规划突出体现了哪几个特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正在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五”规划是我国首次将五年计...
关键词:十六届三中全会 政府职能 十一五 以物为本 以科学发展观 五年规划 亲自参与 朱晓明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被引量:12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5-10,共6页李宏涛 
中国继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目前正面临着第三次历史性大转型,即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但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必须转向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发...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 以物为本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被引量:2
《理论视野》2011年第9期17-20,共4页邱耕田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形态,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科学发展的学问,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形态,具体而言,由于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同质性、同构性和同功能性,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 发展观 以人为本 以物为本 
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1年第2期185-191,共7页邱耕田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形态,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科学发展的学问,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形态,具体而言,由于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同质性、同构性和同功能性,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 发展观 以人为本 以物为本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
《前进论坛》2011年第1期32-32,共1页
薛妙勤在《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传统发展观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物是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人却成了发展的手段,这种片面推崇物的价值、轻视或否定人的价值的发展观,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违背了发展的伦理本质。...
关键词:传统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人的价值 2010年 大学学报 以物为本 现实生活 伦理本质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
《大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159-159,共1页
薛妙勤撰文指出,传统发展观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物是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人却成了发展的手段,这种片面推崇物的价值、轻视或否定人的价值的发展观,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违背了发展的伦理本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
关键词:传统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现实生活 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 以物为本 伦理本质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
《新华文摘》2010年第17期160-160,共1页
薛妙勤在《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传统发展观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物是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人却成了发展的手段,这种片面推崇物的价值、轻视或否定人的价值的发展观,远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违背了发展的伦理本质。...
关键词:传统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现实生活 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 2010年 大学学报 以物为本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人的全面发展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年第3期13-15,共3页刘建新 王南南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相对立的。与资本主义“以物为本”的社会形态截然相反,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本位、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形态,把发展建立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视阈 以人民为本位 以人为本 以物为本 社会形态 
刘福垣 现在就复苏不是真复苏 对话“科学发展观”最早提出者刘福垣教授
《中外管理》2009年第8期101-102,共2页李靖 
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总量世界第三、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居然会“内需不足”?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提了六年.很多官员理解的却是“科学增长观”?面对经济危机,“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会有什么完全不同的政...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刘福垣 对话 经济总量 内需不足 经济危机 以人为本 以物为本 
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转型及其创新支持被引量:6
《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1-5,共5页任保平 
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这种"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高投入和扩大规模的路径来实现,以高成本和低效益、较大的经济波动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基本特征。在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要通过行政...
关键词:以物为本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