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山诗

作品数:88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天纬杨阳罗剑波昂俞暄刘学锴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李商隐诗与吴文英词之比较
《汉字文化》2024年第4期68-70,共3页柏恺赟 
吴文英与李商隐所处时代相隔四百余年,然而,无论考其人生经历还是其作品,均有相似之处。从人生经历来看,二人皆漂泊凄苦,游幕终身,仕途郁郁不得志。从作品来看,义山诗和梦窗词虽体裁相去甚远,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义山诗和梦窗词作为一种...
关键词:李商隐 吴文英 义山诗 梦窗词 
林黛玉引义山诗新论被引量:1
《红楼梦学刊》2023年第1期98-112,共15页李小龙 
关于林黛玉“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学界已多有研讨,但似尚有剩义。一是林黛玉的改字并无诗学上的深意,更多是对引用情景的临时迁就。二是林黛玉的引用及其对李商隐的表态也并未着眼于诗学观念等理论层...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李商隐 
清人引赋注义山诗考论——以朱鹤龄、程梦星、姚培谦、冯浩四家笺注为例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82-89,共8页田竞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人文社科类)(2019jbkyxs027)。
清人朱鹤龄、程梦星、姚培谦、冯浩为注解义山诗,引用了116篇赋。他们用赋作注的原因是:一为标明语典;二为科场制艺重赋的习气所浸染;三为自觉追求语言美感;四为缓解以史注诗的僵硬感。清儒限于时代桎梏,为避免文祸牵累,对部分义山讽喻...
关键词:以赋注诗 李商隐 笺注方法 清代 义山诗 
“浅近”何为——胡仔评义山诗及《四库全书总目》的辨正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79-85,共7页仲恒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义山诗为“浅近”,这一负面评价在李商隐诗歌评价史上所见较少,甚至与“锻炼精粹”的主流观点冲突。细论之,此评含义有二,一是浅显通俗,二是浅薄尖酸。这与胡仔所在时代的风尚习气及其本人的诗学观念有关:南...
关键词: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 李商隐诗 浅近 《四库全书总目》 
从“行止见识”论林黛玉缘何不喜义山诗被引量:1
《曹雪芹研究》2022年第3期89-97,共9页陈钰君 
作为小说中艺术形象的林黛玉与历史人物李商隐,皆极具审美情怀,其诗亦多见感伤缠绵之情调。读者往往认为林黛玉当以李商隐为知己。然而二人诗歌虽情调相似,但诗品却并不相类。本文从曹公所重的“行止见识”这两方面对二人进行比较,探讨...
关键词:林黛玉 李商隐 行止见识 诗品 
纪晓岚眼中的李商隐——纪评义山诗之阐释特质及其文化价值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9-85,共7页张劲松 
李商隐诗歌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朱鹤龄辑录的。李商隐诗歌点评与注解的高潮也在这一时期涌现。清代纪晓岚自幼学习李商隐诗歌,特喜看朱鹤龄辑本。他将李商隐“流俗传诵”、“流于飞卿长吉一派”等不符合其标准的诗歌删去...
关键词:纪晓岚 李商隐 义山诗 阐释特质 意义 
唐诗中的地名意象探微--以义山诗为例
《锋绘》2021年第6期383-384,共2页邓乐嘉 
唐诗中的地名作为意象,能够呈现出多种诗境空间,在义山诗中亦有体现。第一,在怀古诗中,地名意象代表了丰富的历史景观,呈现出多元的历史空间;第二,地名意象具备文化符号的隐喻功能,代表了美学接受的艺术空间;第三,在游仙诗中,地名意象...
关键词:唐诗 地名 意象 义山诗 
赵景深先生写给我的信(下)
《新文学史料》2020年第4期135-140,共6页陈福康 
七1977、5、14福康同志:十日来信收到。谢谢你告诉我"杜德机"和"明瑟"的出处。我没有《佩文斋书画谱》和《历代画家辞典》。项圣谟的《朗云堂集》我也没有。你谈到钱起《归雁》诗,我一查《鲁迅诗稿》,却引起了一个疑问。《鲁迅诗稿》71...
关键词:鲁迅诗稿 赵景深 李商隐 义山诗 《归雁》 项圣谟 历代画家 杜德机 
释道源《义山诗注》及其相关问题考辨
《中国诗歌研究》2020年第2期149-160,共12页杜松梅 
清代李商隐诗歌笺释十分兴盛,此局面实由释道源开启。其《义山诗注》是李商隐诗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笺注本,于清代义山诗注有开创之功,当时即受到极大推许,影响深远。义山诗素以“绮艳”著称,道源则为佛门清净僧人,一“重情”,一“禁情...
关键词:释道源 义山诗注 原因 牵劝入佛智 
《红楼梦》“述古翻新”管窥——黛玉不喜义山诗、正邪两赋及意淫新论被引量:3
《红楼梦学刊》2020年第2期112-130,共19页高树伟 
《红楼梦》创作取材广泛,且善翻古人意,对读相关文献,对把握小说中某些叙述的特殊意涵有重要意义。对读小说与其他文献,以三例个案重论对小说中几处关键情节的理解,以此管窥《红楼梦》"述古翻新"的创作观念。其一,小说以黛玉之口,暗借...
关键词:红楼梦 李商隐 程朱理学 正邪两赋 意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