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

作品数:1942被引量:5388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魏绍斌陈家旭董竞成严石林倪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四川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难治性抑郁症的阴证机转及方药证治探析
《四川中医》2024年第3期29-32,共4页王哲 李良松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国台七字[2017]170号)。
人体本气亏虚,抗邪能力衰弱,长期服药,失治误治,邪进正退遂成阴证。难治性抑郁症迁延反复,久受药害,阴盛阳衰,邪陷神机,符合《伤寒论》由阳化阴、由表入里、由热生寒、由实转虚的阴证病机演变规律。本文针对难治性抑郁症阴证机转表现出...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 阴证 欲解时 异病同治 温法 
川派名医陈学忠扶阳思想在异病同治中的应用体会
《四川中医》2020年第6期82-85,共4页邹景霞 王文平 陈学忠 
通过分析5个潜阳封髓丹的典型病案,探讨川派名医陈学忠应用扶阳思想在临床中异病同治中的临床经验,陈老善于运用温热药物调补一身之阳气,治疗难症重症疗效明显,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
关键词:川派名医 陈学忠 扶阳思想 潜阳封髓丹 
基于异病同治运用五苓散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被引量:4
《四川中医》2020年第3期29-31,共3页王丽静 牛毅 彭卫东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如今在临床各科中被广泛应用。彭卫东教授在病证结合运用经方治疗妇女经、带、胎、产和杂病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且药简力专,疗效显著。文章阐述了彭卫东教授对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共性病机的认识,指出两...
关键词:五苓散 异病同治 盆腔器官脱垂 尿失禁 
异病同治静顺汤被引量:2
《四川中医》2019年第12期57-60,共4页贺朝雄 胡刚明 高杰元 曾进军 
湖北省中医药科研主项(鄂卫通[2019]13号,编号:ZY2019F030)
介绍龙砂医学流派顾植山教授及弟子使用《三因司天方》之静顺汤治疗多系统疾病的情况。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对静顺汤的学习思考,静顺汤异病同治的机理,如何做到同中有异,辨证论治,探讨静顺汤治未病及其时效性以及静顺汤的使用规律,为临床...
关键词:静顺汤 三因司天方 异病同治 治未病 
徐书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经验被引量:4
《四川中医》2017年第5期162-164,共3页姚瑶 
介绍徐书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临床疾病的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源出《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徐书教授认为只要是心肾阳衰,寒邪束于肌表,卫阳不布,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引起的各种...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 异病同治 经验 徐书 
试析异病同治在慢性血液病中的应用被引量:4
《四川中医》2016年第2期28-31,共4页黄中迪 邱仲川 陈珮 赵琳 胡晓莹 朱小勤 瞿玮颖 陆颖佳 
上海市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编号:ZY3-JSFC-2-1027)
常见的以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血液系统疾病,中医辨证施治多以"补肾健脾,益气生血"法为多,且疗效显著。在对疾病机理探索下,提示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研究"补肾健脾,益气生血"法"异病同治"治疗某些慢性血液...
关键词:慢性血液病 补肾健脾法 异病同治 T细胞免疫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四妙勇安汤的临床运用被引量:7
《四川中医》2015年第12期22-24,共3页曹阳 季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901904)
病证结合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辨证论治"是精髓,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学的灵活性。四妙勇安汤是"滋阴活血解毒"法代表方,也是调治某些炎性疾病和免疫失调性疾患的基本方。本文以中医精髓之"异病同治"理论为基础...
关键词:滋阴活血解毒法 四妙勇安汤 异病同治 
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体会被引量:1
《四川中医》2013年第11期108-109,共2页戴广珠 
补阳还五汤为主治中风后遗症之名方,笔者运用此方治疗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黄褐斑、慢性荨麻疹、心绞痛等疾病时,只要准确掌握气虚血瘀之基本病机,灵活化裁,收效颇佳。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 异病同治 气虚血瘀证 
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被引量:1
《四川中医》2011年第12期61-62,共2页邢丽菊 
从归纳有关文献资料及当代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与治疗研究成果出发,结合临床病例探讨金水六君煎在呼吸系统疾病运用中的"异病同治"法。
关键词:异病同治 金水六君煎 呼吸系统疾病 
刘亚娴教授临床异病同治应用散偏汤经验摭拾被引量:2
《四川中医》2011年第7期7-8,共2页徐江红 邢筱华 
本文报道刘亚娴教授临证运用散偏汤的经验,临证中应注意散偏汤应用的时机,方中川芎必须重用,临证必须随其所虚,在散偏汤基础上加入补养之品。用散偏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颈椎病、肺癌脑转移均获取良好疗效,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
关键词:散偏汤 异病同治 名中医经验 刘亚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