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树华

作品数:27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更多>>
发文主题:诗言志文化意蕴《沧浪诗话》诗学异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语》中的审美文化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7-11,共5页洪树华 
山东大学(威海)教研基金项目(编号:B201332)
《论语》是先秦儒家的一部重要语录著作,记载着孔子及其几个弟子的言语行事。它包含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文学观念、审美观念等,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术界对《论语》的阐释,大多偏重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道德...
关键词:《论语》 君子 精神美 中和之美 审美愉悦 审美文化 
唐代杜甫家族的诗歌情结及杜甫的诗歌特色被引量:1
《济宁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41-46,共6页洪树华 
山东大学(威海)教研基金项目(编号:B201332)
唐代杜甫家族具有浓厚的诗歌情结。从杜审言开始,经杜甫及杜宗武,诗歌成为联结唐代杜甫家族的一根文化纽带。杜甫深受祖父杜审言的影响,他对次子宗武谆谆教导"诗是吾家事",致力于诗歌创作。杜甫善于运用"警策"句、用字精工而自然、利用...
关键词:杜审言 杜甫 杜宗武 诗歌情结 诗歌特色 
从《太平广记》看隋唐小说中的人神之恋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4-49,共6页洪树华 
山东大学(威海)教研基金项目(B201332)
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神之恋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人神之恋是《太平广记》隋唐志怪传奇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题材和审美意象,它潜藏着审美意识、性文化等文化意蕴。对男人的性心理、神女形象特点的分析,有助于读者加深对隋唐志怪传奇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太平广记》 隋唐小说 人神之恋 文化意蕴 
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及其文化解读被引量:2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33-39,共7页洪树华 
牡丹是花中之王,是繁荣、富贵、吉祥的象征。它深受百姓的喜爱,成为我国古代诗人词家重要的咏物题材。宋代作家对花香色艳的牡丹的赏玩品味以及栽植牡丹,说明了文人具有浓厚的牡丹文化情结。宋代歌咏牡丹的诗篇包含了一些文化蕴涵:崇尚...
关键词:牡丹 百花之王 花香色艳 宋代诗词 文化蕴涵 
新世纪诗歌叙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
《济宁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5-9,共5页洪树华 
新世纪诗歌叙述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国内许多研究者、评论家处于失语的状态,究其原因,应该是长久浸染了中国传统的"诗言志"与"诗缘情"两大诗学观念,过分关注了诗歌的美学特征——抒情性,从而忽视了创作主体的另一种言说方式——叙述。...
关键词:当代诗歌叙述 诗性 叙述性诗学 视觉叙述 
漫谈唐代诗人杜甫的称谓
《文史知识》2014年第3期109-111,共3页洪树华 
称谓是人们用来互相称呼的相关名称。换而言之,称谓就是对人的称呼。称谓与称呼有区别吗?袁庭栋认为,称谓与称呼无多大区别,是近义词。在指某一具体称呼时,多用“称呼”;在泛指多种称呼时,多用“称谓”(参袁庭栋《古人称谓》,...
关键词:唐代诗人 称谓 杜甫 山东画报出版社 相关文献 称呼 近义词 古人 
2001年以来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3年第8期72-78,共7页洪树华 
运用新出土的文献材料,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来说,其意义不容置疑。2001年以来,国内有一批学者就运用出土文献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出土文献与《诗经》研究、出土文献与《楚辞》研究、出土文献与...
关键词:出土文献 治学态度 研究方法 古代文学研究 
《沧浪诗话》的版本及其文字差异被引量:1
《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第1期217-228,共12页洪树华 
严羽,字仪卿,一字丹邱,邵武人,生于宋末,隐居不仕,自号沧浪逋客,'为人粹温中有奇气',与严仁、严参齐名,号称三严。严仁、严参两人诗集今不见存,惟见严羽集(参见邵武徐氏刊本《樵川二家诗》、《全闽诗话》卷四、《福建通志》总卷三十九...
关键词:总卷 沧浪 樵川 版本 自号 生卒 诗话 
从魏晋南北朝志怪看巫术对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的影响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2期193-195,共3页洪树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8JA751023)
巫术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现象,被认为具有超自然力量。巫术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士或者巫师等施行符、攻祷、气禁、击鼓等巫术来消除鬼魅惑人,治愈病人的魅疾。
关键词:巫术 魏晋南北朝志怪 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述评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72-176,共5页洪树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08JA751023)
超现实婚恋遇合是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志怪传奇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题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近30年来有关该选题的研究成果可谓丰硕,具体表现在人与神(仙)、人与鬼(魂)、人与精怪等...
关键词:人神(仙)婚恋 人鬼婚恋 人妖婚恋 超现实婚恋遇合 宋前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