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行庄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钻孔灌注桩深基坑深层搅拌桩深层搅拌桩施工深基坑围护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煤炭学报》《勘察科学技术》《工程勘察》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深层搅拌桩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被引量:6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第1期46-49,共4页潘行庄 潘建华 许伟成 
通过对深层搅拌桩施工期间监测实际数据的分析和探讨 。
关键词:深层搅拌桩 钻孔灌注桩 深基坑 监测 
深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期监测的体会被引量:1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9年第6期9-12,共4页潘行庄 黄鑫 
上海浦东联合广场深基坑施工中的监测工作,包括钢筋应力、测斜、地下水位和沉降位移等,由于实行信息化施工,达到了预定的要求,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介绍监测结果和监测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深基坑 监测 钻孔灌注桩 深层搅拌桩 施工建筑 
监测施工相配合确保静压桩施工环境的安全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8年第5期21-24,共4页潘行庄 于敏伟 
在静压桩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和施工密切配合,根据监测数据组织施工,可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实践证明,内环线以内的上海中心市区采用静压桩施工是可行的。
关键词:监测 静压桩 钻孔灌注桩 施工 
顾及多因素影响的变形监测网网形结构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
《勘察科学技术》1995年第2期42-47,38,共7页陶华学 潘行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本文针对监测优化设计的三类设计——已有控制网改进,新监测网附加点点位和观测方案的组合优化设计,以及监测网仅增加一定数量附加观测值的观测方案优化设计,提出了顾及多质量因素影响的优化设计模型,对变形监测网网形结构的优化提出一...
关键词:变形监测 网形结构 优化设计 监测网 地表移动 
顾及地壳表面位移场性质变化和观测时间不同的动态平差
《工程勘察》1991年第6期67-69,共3页陶华学 潘行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本文针对地震和矿山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形变场的特点,首次提出了既顾及形变场位移性质不同产生非均匀位移又顾及各点观测时间不同各点间产生相对位移的处理移动监测信息的动态数学模型,能更客观地、准确地获取真实形变信息。
关键词:地壳 矿山 位移 变形 观测 表面 
动态最小二乘法及其在动态观测系统中的应用
《煤炭学报》1991年第4期21-32,共12页陶华学 潘行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传统的最小二乘法是一种处理观测数据的有效方法,它用于许多方面。但它却是从静态观点出发,把一切观测量视为同一时刻、同一状态下的静态观测量而参与处理。在现代地壳运动(包括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中,观测对象是运动的,观测量是随...
关键词:地表 移动 矿山 观测 最小二乘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