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

作品数:14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安事变国民政府东北军国共内战蒋介石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侨园》《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国家人文历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宣传善后——以蒋介石、张学良为中心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8期129-138,共10页王春林 
西安事变损害了蒋介石的领袖形象与国家权威。为维护政府纲纪,蒋介石延续了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叛变”认定,并策划了对张学良的军法审判。同时,蒋介石还发表了《对张杨训词》《西安半月记》以及宋美龄的《西安事变回忆录》,试图垄断对事...
关键词:西安事变 蒋介石 张学良 国民政府 宣传善后 
抗战胜利后中共“向北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关内根据地为中心被引量:1
《军事历史研究》2019年第2期80-91,共12页王春林 
抗战胜利前后,中共中央积极制定和实施了"向北发展"战略,这成为中共关内各根据地的中心工作。在实施中,晋察冀、山东、华中等根据地在思想动员、输送干部与军队、迟滞国民党军的推进以及巩固和拓展新根据地等方面做了全力配合。这些举...
关键词:中共 关内根据地 向北发展 配合 晋察冀 山东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的省籍问题:以1944年壁报风潮为中心被引量:4
《抗日战争研究》2018年第3期91-103,共13页王春林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大学始终以东北籍师生为主体,为收复和建设东北培养人才。抗战爆发后,内迁到四川的东北大学东北籍学生逐渐减少,四川等省籍学生逐渐增加,东北籍师生的主导地位与办学主旨随之受到质疑。这种省籍矛盾在1944...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东北大学 省籍 党派 臧启芳 
西安事变后刘尚清的主皖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18年第3期161-168,共8页王春林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许诺由东北军将领担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以促使东北军东调豫皖。但国民政府内部争议较大,蒋介石也对东北军将领有所顾忌,在东北军移防后他选择了由东北元老刘尚清担任这一职务。刘尚清接任后颇欲有所作为,力图恢复东北...
关键词:西安事变 蒋介石 刘尚清 东北流亡势力 安徽省 
阵线与前途:西安事变及其善后中的东北军于学忠部
《军事历史研究》2018年第2期54-63,共10页王春林 
西安事变发生后,东北军于学忠部发动了兰州事变,予西安方面以有力配合,但亦对地方为害不小。实际上,于学忠部官兵,虽皆为事变的参与者,但对"配合西安"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参与程度亦有差别:于学忠等部分官兵既受东北军阵线之影响而参与...
关键词:西安事变 兰州事变 于学忠 张学良 第51军 东北军 
西安事变“文电”中央大员署名真伪考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18年第4期127-132,共6页王春林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旋即通电全国。因为12日的韵目代码为"文",该电文被称为"文电"。此电文因署名中包含了被扣押的中央大员9人,而颇受国民政府与时人的诟病。目前学界对中央大学的署名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关键词:西安事变 张学良 档案史料 晏道刚 应德田 
东北军的内争与西安事变:以少壮派为中心被引量:1
《抗日战争研究》2016年第4期29-42,159,共14页王春林 
1934年归国后,张学良决心改造东北军,少壮派趁势崛起。先天的偏见与现实的利益使少壮派和元老派纷争不断,但两派都忠于张学良,而张学良较亲近少壮派,对元老派则相对疏远。西安事变中,元老派和少壮派实现了短暂的分工合作,前者支持张学...
关键词:东北军 西安事变 张学良 少壮派 元老派 
从陈嘉庚抗战说开去
《侨园》2016年第2期46-46,共1页王春林 
最早接触华侨抗战是从了解陈嘉庚先生开始,但一直以来对华侨抗战并无清晰的认识。近年来专注于民国史专业,并无意中购得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一书,由此方对华侨抗战略增了解。海外华侨历来与祖国荣辱与共,或许是身处异邦、谋生艰难的缘...
关键词:海外华侨 南侨回忆录 土尔扈特 中国抗战 民国史 民族史诗 中国抗日战争史 此方 滇缅公路 人民音乐家 
“君子待时而藏器”:伪满时期金毓黻的隐居治学
《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4期67-84,共18页王春林 
九一八事变前,"学人入仕"的金毓黻公务与酬酢甚多,但其主要志趣却在学术。事变中,金毓黻即以读书、著书来消除拘禁生活的苦闷。伪满建立后金毓黻有意地从政界转到学术界,但也被迫参加过政治活动。其间金毓黻与伪满官员维持着学人或旧谊...
关键词:伪满 金毓黻 隐居治学 日本 学人身份 
国难中的九一八纪念——以东北流亡民众为中心
《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第1期34-45,共12页王春林 
1931—1945年间,国内各界持续进行了九一八纪念,但在抗战前与战时表现了迥然不同的态势。在抗战前,东北流亡民众始终积极地举行九一八纪念,他们既关注日军的侵略态势及东北民众的境遇,又不断表达其复土还乡的意志。国民政府在纪念时表...
关键词:九一八纪念 东北流亡民众 国民政府 知识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