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作品数:8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受剪承载力再生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柱节点钢筋混凝土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混凝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工业建筑》《建筑结构》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局部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9
《工程力学》2016年第4期67-76,共10页梁兴文 王英俊 邢朋涛 王海 邓明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02;51078305)
为了提高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同时避免节点钢筋拥挤而导致的施工困难,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代替普通混凝土作为节点核心区基体材料,考虑轴压比和节点核心区配箍率的影响,进行了7个FRC梁柱节点和1个钢筋混凝土...
关键词:梁柱节点 纤维增强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耗能能力 受剪承载力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变形能力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1
《工程力学》2014年第11期92-98,共7页剡理祯 梁兴文 徐洁 王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02;51078305)
为了确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变形指标,在考虑剪力墙构件高宽比、配箍特征值、轴压比和非线性剪切变形等影响剪力墙构件变形的因素之后,该文提出了一种剪力墙变形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由受拉区、受压区及刚性域组成,称之为拉-压刚域模型...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剪力墙 变形能力 性能指标 计算模型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核心区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3
《工业建筑》2014年第9期45-50,共6页王英俊 梁兴文 李方圆 王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402;51078305);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PCSIRT)
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复杂,修正斜压场理论和斜压杆模型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前人对斜压杆机制和软化桁架机制的研究,提出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新计算模型,即斜压杆机制和软化桁架机制承担的水平剪力按一定比例组合的计算模型。该模...
关键词:梁柱节点核心区 斜压杆机制 软化桁架机制 计算模型 受剪承载力 
考虑节点变形的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建筑结构》2014年第11期86-89,82,共5页王海 梁兴文 王英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02;51078305)
以梁柱组合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由于梁纵筋屈服应变向节点区扩展而引起的节点附加应变,计算了节点区混凝土的主拉应变,并依据主拉应变确定了节点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折减系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斜压杆-桁架模型,建立了考虑节点变形的梁柱节...
关键词:RC梁柱节点 节点变形 受剪承载力 应变扩展 
纤维增强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第3期99-105,共7页王英俊 梁兴文 李方圆 王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8402;51078305);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CSIRT)
普通混凝土梁柱节点由于节点区配箍率大、钢筋拥挤而施工不便。纤维增强混凝土材料(FRC)开裂后具有较强的桥接能力因而抗拉性能较好,可以替代部分或全部箍筋。基于前人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力机制的研究,提出了节点核心区采用FRC材料...
关键词:梁柱节点 纤维增强混凝土 斜压杆机制 软化桁架机制 
柱下端局部采用FRC材料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分析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徐洁 梁兴文 王海 康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402;51078305)
为了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变形能力和损伤容限,在其下端局部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FRC)代替普通混凝土,设计了6根剪跨比为3、柱内配置较少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柱为弯曲屈服后的剪切破坏,具有较好的...
关键词:纤维增强混凝土柱 损伤容限 承载力 
再生骨料混凝土碳化性能正交试验研究被引量:2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1期9-12,共4页元成方 罗峥 丁铁锋 王海 郝源 詹海雷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J03A02);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081070305)
研究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对于揭示再生混凝土的缺陷,改善其性能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再生骨料取代率、硅酸钠溶液对骨料的强化作用、粉煤灰掺量3个因素对再生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为再生混凝土的...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 耐久性 碳化 正交试验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3
《混凝土》2010年第8期142-144,共3页马乐为 罗峥 阎文 詹海雷 王海 丁铁锋 郝源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081070305)
针对使用传统配合比经验设计再生混凝土时产生的不足,设计正交试验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改善,分别讨论了再生骨料取代率、不同浓度硅酸钠溶液对骨料的强化以及粉煤灰掺量3个因素对再生骨料与骨料-水泥石界面的改善作用,采用极差分...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 取代率 粉煤灰 抗压强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