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启基

作品数:10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省地质勘查局更多>>
发文主题:地质特征石碌层控IOC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学报》《西部探矿工程》《矿床地质》《矿产与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南岛石碌铁、钴、铜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7
《矿产与地质》2010年第3期251-255,共5页肖勇 蔡仁杰 符启基 刘朝露 武占超 陈炳金 
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项目编码:200646092)资助的研究成果
海南岛石碌矿区是铁、钴、铜、镍为主的多金属矿集区。在综合分析研究前人找矿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深部找矿思路,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等地质勘查,指出了北一—花梨山、南矿—朝阳和近外围(鸡心、武烈、金牛岭)等三个铁、钴、铜(金...
关键词:铁、钴、铜、镍多金属矿集区 地质特征 深部找矿 石碌 海南岛 
“石碌式”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成矿模式初探被引量:28
《矿床地质》2008年第6期681-694,共14页许德如 王力 肖勇 刘朝露 符启基 蔡周荣 黄居锐 
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编码:20064609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码:2009CB4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码:40773017)的资助
石碌铁矿是中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矿产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文章通过对石碌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再认识,结合成矿时代的探...
关键词:地质学 成矿地质条件 控矿因素 成岩成矿模式 “石碌式”热液铁氧化物-铜(金)-钴矿床 海南省 
海南岛龟岭红柱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第9期116-118,共3页符启基 肖勇 
海南省龟岭红柱石矿是由富铝泥质岩变质而成,属区域变质的层控矿床。对龟岭红柱石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寻找该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红柱石矿床 龟岭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海南岛 
浅论海南万宁东海岸锆钛砂矿集区的资源潜力被引量:10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年第1期6-8,15,共4页符启基 岑辽 
海南万宁东海岸锆钛砂矿是海南岛锆钛砂矿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海南万宁东海岸锆钛砂矿集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环境,指出矿床的成因是残坡积和滨海砂矿床。该地区锆钛砂矿的找矿前景良好,潜力巨大。
关键词:锆钛矿集区 资源潜力 矿床成因 东海岸 海南岛 
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山西建筑》2008年第6期157-158,共2页符启基 
介绍了环境岩土工程的定义及其研究现状,从水土流失、海水入侵与地面沉降、土地砂化及盐碱化、滑坡与山崩等方面探讨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分析了环境岩土工程的特点,并针对环境岩土工程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 特点 地面沉降 水土流失 内容 
昌江县花梨山矿区白云岩矿地质特征被引量:4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年第1期56-57,65,共3页符启基 
花梨山矿区白云岩是以白云石为主的碳酸盐岩,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复盐岩石。文章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该矿床的成因是海相沉积白云岩矿床,明确了石炭系青天峡组地层分布或出露的地区是直接找矿标志。
关键词:白云岩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成因类型 海南昌江 
陵王信岭饰面用花岗石地质特征及开发前景被引量:3
《石材》2007年第11期7-10,15,共5页符启基 岑辽 武占超 
海南省陵水县南平陵王信岭饰面用花岗岩是近两年发现的大型矿床,文章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矿床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花岗岩 地质特征 开发前景 荒料率 石材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环境伦理思考被引量:4
《地下水》2007年第5期78-80,共3页符启基 唐培宣 刘明 
主要介绍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结合环境伦理的宗旨、主流和主张探讨这一问题的产生根源。结果表明,地下水有机污染是由于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协调,违背环境伦理而造成。为了重新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保持可持续发...
关键词:地下水 有机污染 环境伦理 可持续发展 
南海形成演化综合模式的初步探讨被引量:5
《海洋地质动态》2007年第9期1-7,共7页符启基 蔡周荣 马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SW-117)资助
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中最大海盆之一,这里构造运动频繁,多种构造相互叠加,其形成演化过程非常复杂。许多学者对南海的成因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主要有弧后扩张模式、地幔上涌模式、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出模式、海底扩张模式和陆缘扩张...
关键词:形成演化 综合模式 初步探讨 南海 
石碌铁-钴-铜(金)多金属矿床:一个IOCG型层控式夕卡岩矿床?被引量:9
《矿物学报》2007年第z1期307-308,共2页许德如 肖勇 马驰 侯威 蔡周荣 符启基 王力 
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编码:20064609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30117;40773017)
  1 成矿构造背景   石碌铁-钴-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海南岛五指山褶皱带的西段(汪啸风等,1991).矿区及近外围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长城系抱板群、蓟县-青白口系石碌群、震旦系石灰顶组、志留系空列村组、石炭系南好组-青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