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作品数:8被引量:7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包体超基性岩岩墙群基性岩煌斑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地质》《岩石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大同地区早中生代煌斑岩-碳酸岩岩墙群被引量:56
《岩石学报》2003年第1期93-104,共12页邵济安 张永北 张履桥 牟保磊 王佩瑛 郭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872079;4007207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07)
大同地区密集分布的岩墙群由基性-超基性煌斑岩和碳酸岩组成,侵入于石炭-二叠纪煤层中。与地层的接触关系和Rb-Sr、K-Ar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岩墙群的侵位于晚三叠世。Sr、Nd同位素比值显示,碳酸岩和煌斑岩都来源于壳幔混合型岩浆源区...
关键词:大同地区 早中生代 岩墙群 煌斑岩 碳酸岩 基性岩 超基性岩 
湘南区域构造应力解析被引量:8
《湖南地质》1996年第3期134-136,共3页吴有林 林舸 范蔚茗 郭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该文应用构造应力解析的方法,对湘南地区地槽、地台、地台期后活化作用三个阶段地质演化过程中所发育的构造、岩石、地层等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简略地分析了影响湘南地区构造应力格局的因素。
关键词:构造应力解析 湘南 区域构造 地壳应力 
制约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物质组成的因素探讨
《世界地质》1996年第3期7-11,共5页郭峰 范蔚 林舸 吴有林 彭晓秋 
探讨了制约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物质组成不均一性和复杂多阶段演化史的主要因素。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物质组成特征主要为地幔部分熔融、地幔交代和软流圈底辟等作用所决定。这些深部地质过程与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受相邻板块俯冲并...
关键词:上地幔 物质组成 制约因素 新生代 中国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被引量:6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年第4期63-69,共7页吴有林 林舸 范蔚茗 张琴华 毕华 郭峰 杨明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其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得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
关键词:东亚 弧合盆地 软流圈分异 陆缘扩张 形成 演化 
宁远─道县辉长岩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湖南地质》1996年第2期68-70,共3页郭峰 范蔚茗 
宁远─道县地区中生代玄武岩中辉长岩包体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长岩包体为钙碱性玄武岩系列,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孤环境。辉长岩的形成、侵位,与菲律宾板块自中生代以来向中国大陆俯冲作用有关。
关键词:辉长岩 包体 地球化学 钙碱性系列 板块俯冲 
新地球动力学模式的探讨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7-13,共7页吴友林 林舸 范蔚 郭峰 毕华 杨明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根据目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及行星地质等研究的成果,本文讨论了地球演化的内外因素,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球结构模式。笔者认为,地球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其内外层圈之间的作用过程存在密切联系,地球层圈的分化融合作用决...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 动力学模式 盆地演化 
宁远-道县地区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湖南地质》1995年第4期205-210,共6页吴友林 林舸 范蔚茗 郭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远—道县地区玄武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属弱亏损型地幔包体;其温压平衡估算结果为980~1110℃、10.2~22.8kpa,包体来源深度为60~75km。在到达地表以前,经历过较强的伸展剪切作用。
关键词:尖晶石 二辉橄榄岩 包体 玄武岩 
大陆下地壳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
《地质科技情报》1995年第4期3-7,共5页吴有林 张琴华 林舸 范蔚茗 郭峰 
伴随地球物理、捕虏体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新资料的不断丰富,大陆深部地质作用及其过程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重建下地壳的形成和改造历史,对探讨岩石圈的演化变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幔源岩浆分异作用、板底垫托作用及局...
关键词:下地壳 大陆 地球物理 岛弧 研究进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