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首饰清代新艺术运动首饰艺术袖子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时尚设计与工程》《天工》《艺术与设计(理论版)》《丝网印刷》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小帽源流考
《天工》2023年第8期6-8,共3页刘菲 徐欢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明清时期服饰制度与服饰形态发展变迁的比较研究”(批准号:18BG141)。
小帽是清代男子经常佩戴的帽式,自元代出现,盛于清,并逐渐进入了汉族服饰体系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潮流的兴衰,小帽的色彩、材料、样式不断演变,佩戴的场合和人群日益增多,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小帽 吉祥如意帽 纱帽 
从制器尚象到吉祥纹样--浅析中国古代礼服的世俗化
《天工》2022年第13期16-18,共3页刘菲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明清时期服饰制度与服饰形态发展变迁的比较研究”(批准号:18BG141)。
在中国古代社会,礼服是宣扬执政者合法性的一种符号。古代礼服的制作遵循“制器尚象”的造物准则,蕴含着古代先人的哲学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器尚象的造物准则逐渐改变,至清代,礼服不仅款式大变,服饰中大量使用的吉祥纹样更使得清代...
关键词:制器尚象 吉祥纹样 五色 礼服 
清代早期社会发展中的服饰制度演进
《丝网印刷》2022年第10期58-60,共3页刘菲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明清时期服饰制度与服饰形态发展变迁的比较研究”(批准号18BG141)。
服饰纹样具有视觉冲击力特征,并形成了服饰制度。清代早期在对中原服饰制度方面进行系统性借鉴的同时,在服饰形态上保留了本民族特色,促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鉴与独具特色服饰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服饰 制度文化 民族特色 
潍坊嵌银工艺及其在现代首饰中的运用被引量:1
《时尚设计与工程》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刘菲 
2016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潍坊嵌银工艺的历史源流及其当代发展”(项目编号:160723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基于潍坊嵌银工艺历史源流和特点分析,介绍了嵌银工艺在制作首饰上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潍坊嵌银工艺 首饰 现代 
清代女子袖身风尚变迁被引量:2
《时尚设计与工程》2016年第2期1-7,共7页刘菲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年度课题"清代孔府服饰演变研究(15-ZZ-WX-13)"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女子服饰满汉异制,满汉女子服饰的袖身变迁各有其独特的轨迹。但同时,满汉女子服饰所受服饰风尚的影响亦具有一致性,这导致其袖身的变迁具有相同的趋势。
关键词:满汉 袖子 女子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首饰艺术被引量:3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年第6X期226-228,共3页刘菲 
本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首饰艺术的风格基本遵循着新艺术运动倡导的原则的,也就是"师法自然"。接着我描述了那个时期的首饰设计大师和他们创作出来的精妙绝伦的艺术精品的故事,以及首饰怎样从工匠作品转变成艺术...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首饰 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