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亚钧

作品数:24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可持续发展房地产业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经济论坛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经贸大学学报》《中州学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经济的科学性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4年第11期34-38,共5页包亚钧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初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运行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导向是,以较快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中心,努力增大综合经济效益,积极推动适度经济增长,...
关键词:国家调节主导性 调节目标 调控成效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理论的探究被引量:3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50-54,共5页包亚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个人消费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其一,消费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以及生态的需要。这也是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消费以实现共同富...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消费规律 消费特征 消费目标 消费实现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探究被引量:3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7-21,共5页包亚钧 
虚拟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经济的虚拟化极大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然而虚拟经济它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其利润的价值来源于实体经济。所以,虚拟资本能否实现价值增值,必须以企业实体资本运作的有...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资产价格 经济危机 
中国民营经济的制度特征及其发展模式选择被引量:3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22-29,共8页包亚钧 
构成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基础的民营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非国有经济,也不能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而是以私营企业占主体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营(私营)经济具有相当...
关键词:中国民营经济 制度特征 发展模式选择 
社会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导向与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探究被引量:1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20-26,共7页包亚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决定了国家调控经济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导向是,以较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中心,努力增大综合经济效益、积极推动适度经...
关键词:国家调节主导性 调节目标 调控成效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收入分配中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4-20,共7页包亚钧 
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作为社会目标,公平与效率之间不存在哪个优先或第一的问题,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正反同向互促和互补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
关键词:收入分配 公平与效率 和谐社会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构建与发展对策被引量:5
《经济纵横》2005年第3期18-20,共3页包亚钧 
本文分析了产权交易市场的特点、功能及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理 ,提出构建我国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的对策。
关键词:产权交易市场 一体化 协调发展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区域经济发展——海派经济论坛第16次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海派经济学》2003年第2期190-195,197,共7页包亚钧 
2003年1月18-19日,"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16次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海派经济论坛组委会、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教育部社科中心理论经济学研究组联合筹办。出席者有洪远朋、程恩富、石磊...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道路 区域经济发展 比较优势 研讨会 经济论坛 老工业基地 传统工业化道路 十六大报告 环境保护 黑龙江大学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区域经济发展——海派经济论坛第16次研讨会综述
《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3期62-64,共3页包亚钧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道路 区域经济 海派经济论坛 中国 绿色产业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被引量:10
《中州学刊》2001年第2期25-30,共6页包亚钧 
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城乡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城市化过程是农民身份市场化、就业方向非农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住和生产生活范围非农村化的过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城乡差别 ,较快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 农村城市化 道路选择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