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刚志

作品数:20被引量:9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农民政治认同农村政治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黄山学院学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理论导报》《中国行政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前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5期143-146,共4页南刚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8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农村政治领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使"三农"问题面临严峻局势。为打破农村政治发展的僵局,要承认其政治发展的科学性;把消除农村政治不稳定因素放在农村政治发展的首要地位;以政治价值目标引领农村...
关键词:农村政治发展 困境 对策 
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构建中的农村政治文化创新被引量: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81-86,共6页南刚志 
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是农民根据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文化观念来判定的,一致性高,认同感就强;反之,认同感就弱。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适应和改造农村政治文化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得到农民的认可。然而,纵观转型时期的农...
关键词:农民 政治认同 政治文化 
中国农村政治发展:渐进方式与双向途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3期102-104,共3页南刚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8BZ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采取了渐进方式,并通过以双向政治制度变迁为主要特点的途径推进,形成了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特色,反映了农村政治发展规律。实践证明,在农村政治制度创新中,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各有利弊、相互...
关键词:农村政治发展 渐进方式 强制性制度创新 诱致性制度创新 
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从“乡政村治”到“乡村民主自治”被引量:50
《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70-73,共4页南刚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8BZ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逐渐形成了以"乡政村治"为主要标志的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的深入,"乡政村治"模式设计的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乡村民主自治的领域应当适时扩大到乡一级,把"乡政村治"模式提升为"...
关键词:村民自治 “乡政村治”模式 “乡村民主自治”模式 
构建乡村民主自治模式的理论前提和现实依据分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14-16,共3页南刚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8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逐渐形成了以乡政村治为主要标志的政治发展模式。但是,这一模式是中国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初级形态。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村民自治的发展,这一模式在运行中显现出非常严重的问题,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势...
关键词:乡村民主 自治模式 理论前提 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治发展的内涵与框架解析
《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29-32,共4页南刚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08BZZ003)阶段性成果
农村政治发展是在农村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适应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农村政治民主程度的增加、农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农村政治稳定水平的提高、农民政治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农村社会自主性的增强,不断寻求农村政治进步的过程...
关键词:政治发展 农村政治发展 农村政治发展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隐忧与解决对策——对X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2
《理论前沿》2009年第22期60-62,共3页南刚志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号为08BZZ00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民间性、互助性和规范性缺失,政府缺乏必要的支持和监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更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农民的积极努力。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民间性 互助性 规范性 
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深化发展的新契机被引量:3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94-97,共4页南刚志 季丽新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8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广受关注,但在村民自治制度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许多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内部组织和规范的同时,必须彻底改变乡镇管理体制,消...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新农村 村民自治 行政干预 
论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和乡村治理被引量:4
《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5期57-59,共3页季丽新 南刚志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课题号为08BZZ003)的阶段性成果
治理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国家与社会的两分法,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共赢。本文基于治理理论分析视角对乡村政治进行研究,认为乡村社会的治理不仅是乡镇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而且还表现为农民对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农民制...
关键词:制度化政治参与 乡村治理 社会资本 
经济发达村庄农民政治参与动机与方式分析——以山东省东大寨村为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74-79,共6页季丽新 南刚志 吕如敏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村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与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号为08BZZ00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庄,农民主要是在利益驱动下参与政治,但这种利益主要是农民掩藏在"义务动机"之下的不太敢于承认、不太明确的利益。国家通过村民自治制度的供给拓宽了农民政治参与渠道,但在实...
关键词: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动机 政治参与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