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常

作品数:9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气象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主题:边界层大气层混合层厚度陆域最大混合层厚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通报》《油气田环境保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太湖湖滨湍流通量和输送系数的计算分析被引量:4
《科技通报》1999年第2期94-98,共5页吴祖常 李子华 赵鸣 苗曼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太湖湖滨实测的近地层温、风、湿资料,按M—O相似理论导出的廓线方法,计算分析了近地层湍流通量、输送系数CD和CH.结果表明,CD、CH随稳定度有明显变化;CH>CD;湍流通量和CD、CH都有明显日变化,湖滨地区C...
关键词:近地面层 输送系数 太胡湖滨 湍流通量 
我国早晨与傍晚的大气边界层厚度研究被引量:4
《油气田环境保护》1998年第3期31-34,共4页吴祖常 董保群 
首先探讨了常规气象资料计算大气边界层厚度的方法,然后利用全国125个无线电探空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我国早晨与傍晚时的大气边界层厚度h,并分析了h的地区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南地区边界层厚度年平均值最大(h>...
关键词:中国 大气层 厚度 污染物 大气污染 
我国陆域大气最大混合层厚度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被引量:37
《科技通报》1998年第3期158-163,共6页吴祖常 董保群 
"八五"攻关课题
用我国 125 个探空站的资料,计算了全国各地最大混合层厚度 h,分析讨论了 h 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⒀结果表明,我国h 值的分布呈西高东低,具有4 个h 高值中心和6 个低值中心,大部分地区的 h 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关键词:混合层厚度 地理分布 季节变化 大气层 中国 
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和边界层特征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110-116,共7页朱锁凤 赵鸣 潘裕强 吴祖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对1990年两场梅雨锋暴雨的地面中尺度结构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利用加密观测的铁塔和低探资料,揭示了梅雨锋暴雨各阶段边界层热通量和动量通量特征。
关键词:边界层 梅雨锋 暴风雨 中尺度结构 
稳定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声雷达探测研究被引量:1
《科技通报》1994年第2期75-81,共7页吴祖常 黄文娟 赵鸣 潘裕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声雷达资料,分析了四种稳定边界层高度诊断模式和三种演变模式,给出了过界层厚度h的实用诊断公式和演变模式。
关键词:稳定边界层 边界层 高度 声雷达 
全边界层风速廓线规律被引量:2
《科技通报》1993年第6期364-369,共6页吴祖常 李大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实测风速廓线资料,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中性、稳定和不稳定条件下的全边界层风速分布对数~多项式律和指数律.这些风速廓线规律给出了估算平原地区全边界层风速铅直分布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风速廓线 回归分析 边界层 
内伶仃岛及其附近海面低层大气的平均结构被引量:6
《热带气象》1991年第2期162-169,共8页吴祖常 董保群 任阵海 彭贤安 
本文综合分析了内伶仃岛低空温、风探测资料和海岛及其附近海面大气边界层的平均结构,讨论了海陆环流,并把实测风速廓线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海面 低层 大气 平均结构 内伶仃岛 
边界层风速和湍流交换系数的铅直分布被引量:1
《科技通报》1991年第1期23-29,共7页吴祖常 黄文娟 
应用实测风、温廓线资料,结合边界层数值模式,对全边界层的湍流交换系数K与风速的铅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对由相似理论导出的风廓线对数加多项式近似律进行检验,给出了估算平原地区边界联风速和K值铅直分布的较简便方法。
关键词:边界层风速 湍流交换系数 铅直分布 
计算近地层湍流通量的平均廓线方法被引量:2
《科技通报》1990年第3期125-129,共5页吴祖常 黄文娟 扬选利 
根据近地层M-O相似理论导出的温、风、湿廓线积分形式,利用铁塔的平均场观测资料计算了湍流动量、热量和水汽通量,并与直接测量脉动量而算得的通量进行了比较,以分析上述湍流通量估算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湍流 通量 计算 平均廓线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