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潮

作品数:15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药疗法补脑膏智力低下中风复方中成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中医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补脑膏治疗小儿智力低下85例被引量: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第5期52-52,共1页李妍怡 窦友义 朱亚萍 芦少敏 杨永生 夏永潮 
关键词:小儿智力低下 补脑膏 
佛手养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小结被引量:1
《甘肃中医》1996年第4期26-26,共1页韩艳 夏永潮 
佛手养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小结韩艳指导夏永潮甘肃省中医院(730050)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对人民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我科于1991年3月至1993年12月,应用自拟佛手养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关键词:心肌炎 佛手养心汤 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药疗法 
佛手瓜蒌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06例被引量:1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第12期742-743,共2页夏永潮 徐文科 李妍怡 韩滟 窦友义朱亚萍 张敏思 芦少敏 罗凌 
佛手瓜蒌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06例夏永潮,徐文科,李妍怡,韩滟,窦友义朱亚萍,张敏思,芦少敏,罗凌我院心脑科自1987年6月~1991年6月,应用佛手瓜蒌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06例(下称治疗组),并以瓜蒌薤白白酒汤为...
关键词:心脏病 中医药疗法 佛手瓜萎汤 缺血性心脏病 
中风膏治疗脑卒中临床观察被引量:3
《中国医药学报》1994年第1期22-23,共2页夏永潮 徐文科 李妍怡 韩滟 窦友义 朱亚萍 张敏思 芦少敏 罗凌 吴全人 胡敏棣 
我院心脑科应用中风膏治疗脑卒中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取得满意结果,今报告如下。 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总数108例,男73例,女35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9岁。全组108例均为住院病例。平均住院日为66天。发病至来我院求...
关键词:中风 中风膏 中医药疗法 
中风病合并假性球麻痹50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中医杂志》1993年第4期227-228,共2页夏永潮 李妍怡 韩滟 徐文科 朱亚萍 窦友义 张敏思 芦少敏 罗凌 
以自拟佛手益气活血汤加减,重用岷当归,治疗中风合并假性球麻痹50例,对构音不全总有效率98%,显效以上率58%;对吞咽呛咳总有效率98%,显效以上率94%的良好疗效。
关键词:中风 麻痹 中医药疗法 
佛手定痛汤治疗顽固性头痛50例被引量:1
《甘肃中医》1993年第1期14-15,共2页徐文科 李妍怡 韩滟 窦友义 朱亚萍 张敏思 芦少敏 罗凌 吴全人 胡敏棣 夏永潮 
我科自1988年1月至1992年4月应用佛手定痛汤治疗顽固性头痛患者50例(以下简称治疗组),另用中医常规辨证论治及针灸等综合方法治疗顽固性头痛37例(简称对照组)。据统计,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资...
关键词:头痛 佛手定痛汤 
辨证治疗心律失常7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16-17,共2页陶惠珍 夏永潮 张定华 
心律失常是各类心脏病及心外疾患的常见并发症,我们心内科自1983~1988年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心律失常7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78例,均为住院病人,经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其中男45例,...
关键词:心律失常 辨证论治 
补脑膏治疗橄榄脑桥小脑萎缩
《中国医药学报》1992年第6期48-49,共2页夏永潮 韩滟 张敏思 李妍怡 
自1900年Dejerine氏和Thomas氏首次报告本病以来,国内外陆续有病例报告,至于治疗则很少提及。我们应用自制“补脑膏”治疗久经各家治疗不效的3例患者,均获显著疗效,今报告如下,以资参考。
关键词:脑萎缩 小脑 中医药疗法 
佛手益气活血汤治疗52例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被引量:8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年第12期736-737,共2页夏永潮 徐文科 李妍怡 韩滟 窦友义 朱亚萍 张敏思 芦少敏 
我院心脑科自1987年1月至1990年2月,应用自制'佛手益气活血汤'加减,对气虚血瘀证中风后遗症52例,按计划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满意,今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气虚血瘀证类中风后遗症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6岁,平均年...
关键词:佛手益气活血汤 中风后遗症 中医药疗法 
肺性脑病44例临床报道
《中国医药学报》1991年第5期45-46,共2页朱亚萍 徐文科 李研怡 张敏思 芦少敏 夏永潮 韩滟 窦友义 
本文44例肺性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痰浊闭窍、痰火扰心、痰瘀互结。肝风内动、痰盛气衰五型,临床以痰瘀互结见证较多。治以涤痰开窍、清心化痰、平肝熄风、祛瘀化痰、双补气阴为主,治不离痰,尤以痰瘀并治疗效为佳。作者自制佛手二陈汤...
关键词:肺心病 脑病 中医药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