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谦

作品数:32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同位素衰变纲图衰变半衰期化学分离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核科学与工程》《核技术》《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31)Pm衰变的首次观测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8年第8期673-677,共5页甘再国 郭俊盛 石立军 刘洪业 秦芝 郭天瑞 雷相国 马瑞昌 黄文学 袁双贵 张学谦 靳根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资助
利用32S轰击106Cd靶,通过3p4n反应产生了131Pm,反应产物经过毛细管及带收集传输系统传输到低本底区,测量了反应产物的X,γ单谱,并进行了X-γ,γ-γ符合测量,得到了131Pm的半衰期及衰变γ线,并建立了...
关键词:衰变 半衰期 纲图 钷131 实验观测 
从 14MeV 中子辐照过的铀中分离钍被引量:4
《核科学与工程》1998年第3期269-274,共6页杨维凡 牟万统 方克明 袁双贵 李宗伟 张学谦 沈水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引言很多作者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技术从环境样品、稀土和锕系等元素中分离痕量的钍[1-3],但这远不如溶剂萃取法简便和适于实际的应用。作为螯合剂的两个杂环β-二酮thenoyltriflu-oroacetone(TTA)...
关键词:萃取 γ射线谱 去污因子 钍分离  中子辐照 
从辐照过的钍中分离镤的研究被引量:4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8年第3期176-182,共7页方克明 杨维凡 牟万统 袁双贵 李宗伟 沈水法 张学谦 
研究了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和三异辛胺(TIOA)为萃取剂,盐酸-氢氟酸溶液为反萃剂,从中子辐照过的钍中分离纯化镤的一个快速、有效的流程。对流程的一些主要步骤中的分离条件作了研究。...
关键词:  PMBP TIOA 分离 中子辐照 萃取剂 反萃剂 
^(229)Ra的衰变纲图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年第9期783-786,共4页沈水法 袁双贵 杨维凡 方克明 牟万统 张学谦 李宗伟 钟纪泉 郭天瑞 陈展图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14MeV中子轰击Th靶,通过 ̄(232)Th(n,a)反应产生了 ̄(229)Ra,由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被照靶物质中分离出 ̄(229)Ra的活性,利用γ(X)谱学方法,首次观测到了属于 ̄(229)Ac的能量为14....
关键词:衰变纲图 八极形变 转动带 镭229 
^(229)Ra的衰变被引量:2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7年第4期42-46,共5页方克明 杨维凡 袁双贵 沈水法 牟万统 张学谦 李宗伟 钟纪泉 郭天瑞 陈展图 
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用14MeV中子轰击钍靶,通过232Th(n,α)229Ra反应产生229Ra,用放射化学方法从被照靶物质中分离出229Ra。利用γ(X)谱学方法,首次观测到了能量分别为14.5,15.6,18.8,21.8,22....
关键词:镭229 符合测量 衰变纲图 
新重丰中子核素^(237)Th的合成与鉴别被引量:1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7年第3期40-43,共4页张天梅 李宗伟 袁双贵 徐树威 潘强岩 张学谦 王以好 
用(n,2p)反应和快速化学分离方法以及根据母子体衰变关系首次合成和鉴别了新重丰中子核素237Th,测定其半衰期为(5.0±0.9)min。提出了一个从大量铀及干扰裂变产物中分离痕量钍的快速化学分离程序,并成功地用于...
关键词:新重丰中子核素 钍237 溶剂萃取 
利用递次衰变关系确定新核素 ^(239)Pa 的半衰期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7年第4期365-367,共3页张学谦 袁双贵 罗亦孝 
根据合成239Pa实验的特定条件,利用递次衰变关系首次确定了丰中子新核素239Pa的半衰期。
关键词:新核素 最优化方法 递次衰变 半衰期 
新缺中子同位素^(235)Am的分离和鉴别
《核科学与工程》1997年第2期189-192,共4页杨维凡 郭俊盛 牟万统 甘再国 方克明 石立军 刘洪业 郭天瑞 沈水法 袁双贵 张学谦 秦芝 马瑞昌 钟纪泉 王书鸿 孔登明 乔际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的双重资助
新缺中子同位素235Am的分离和鉴别杨维凡郭俊盛牟万统甘再国方克明石立军刘洪业郭天瑞沈水法袁双贵张学谦秦芝马瑞昌钟纪泉(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王书鸿孔登明乔际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关键词缺中子同位素反冲...
关键词:缺中子 同位素 化学分离 半衰期 镅235 
内转换效应在稀土区丰中子新核素鉴别中的应用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年第3期201-204,共4页张学谦 袁双贵 杨维凡 李宗伟 牟万统 于暹 罗亦孝 郭天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双重资助.
用14 MeV 中子轰击天然镱靶,通过^(176)Yb(n,2p)反应产生了新核素^(175)Er 的活性.由于丰中子核^(175)Er 衰变γ跃迁有较大的内转换系数,因而伴随其衰变产生了较强子核 Tm 的特征 X 射线,因此,本工作借助于 X—γ—t,γ—γ—t符合测量...
关键词:丰中子核 稀土元素 内转换效应 衰变纲图 
偶-偶Er同位素核的γ自由度效应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7年第2期176-179,共4页钟纪泉 张学谦 
根据 Davydov 和 Filippov 的非轴对称转子模型,从实验的 E(2_2^+)/E(2_1^+)以及 E(2^+_1)值,提取了偶-偶 Er 同位素核的四极形变β与非轴对称γ参数.结果表明,Davydov 和 Filippov 关于非轴对称转子的理论,与过渡区核的低激发谱的实验...
关键词:非轴对称 转子模型 非轴对称效应 铒同位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