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兴洪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避风港红旗标准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过错慈善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观周刊》《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过错的认定被引量:1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6-79,共4页彭兴洪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侵权中承担间接侵权责任时,主观过错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主观过错包括"明知"和"应知",权利人的"通知"或者"警告"只是判断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的一个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根据"通知与移除"规则...
关键词:网络服务提供者 主观过错 通知与移除规则 避风港 红旗标准 
政府对慈善的推动作用
《大观周刊》2012年第52期43-44,共2页彭兴洪 
当前,我国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功能过于强大,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的角色定位不是主导者,而是一个推动者、监管者。慈善的主体在民间,政府在慈善中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规范监管措施、努力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才是政府应谊做的。政府...
关键词:慈善 政府 推动作用 
从主体的角度看拾得遗失物制度的立法目的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年第10Z期46-47,共2页彭兴洪 
通过对拾得遗失物所涉及的三方主体,即拾得人、遗失人和国家的分析,将拾得遗失物制度的立法目的归纳为保护所有权、指引各主体的行为、发挥物的效用。从而得出规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和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有助于该立法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主体 拾得遗失物 立法目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