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后现代思潮美学权力分析大众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中国青年》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学主张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40-43,共4页徐敏 
早期共产党人以《中国青年》为基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学的理论主张。早期的共产党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是一种揭示现实的工具,文学必须以社会生活为内容,反映革命的事业,体现革命的情感。他们的主张开启了“革命文学”的先...
关键词:文学是工具 文学写生活 革命情感 
时尚、性别与社会再生产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04-108,共5页徐敏 
关键词:服装 社会性 时尚 社会再生产 性别 消费品 
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从美学到政治经济学被引量:7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16-23,共8页徐敏 
本文从美学的基本问题,即美感与快感的关系问题入手,阐释这一对概念在传统美学中所处的理论地位,分析二者所拥有的不同理论功能所产生的原因,寻找包含在这一对概念中的美学知识体系与现代西方理性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从而理清当代文化...
关键词:大众文化 快感理论 美学 政治经济学 后现代思潮 权力分析 快感经济学 快感政治 
张承志:抵抗流俗与孤守信念
《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66-69,139,共5页徐敏 
张承志以知识青年的身份登上文坛后 ,一直在精神追求的层面上探寻。从他对底层人民的学习、对个人生存价值的追求到他在哲合忍耶身上找到生命的指归 ,这种精神探寻的历程无一不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笔下的人物是精神的殉道者 ,而他借以...
关键词:北京文学 女性关注 叙事视角 抵抗流俗 孤守信念 张承志 
也可以这样讲述战争——试析《世界末日之战》的叙事特点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32-37,共6页徐敏 
《世界末日之战》是巴尔加斯·略萨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是以发生在巴西历史上的卡奴杜斯战争为题材而创作的。批评家们认为这是一部场面宏大、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作品。怎样驾驭庞大的题材 ,如何以艺术笔法真实地再现这场战争是对作...
关键词:世界末日 叙事特点 作品 巴尔加斯·略萨 叙述者 叙事学 批评家 笔法 艺术形式 题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