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芳

作品数:26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豫剧现代戏审美特征曲剧悲剧成因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艺术百家》《戏曲研究》《戏剧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家国·乡土·人性——文学视域下陈涌泉剧作的叙事立场
《文艺争鸣》2025年第3期120-123,共4页徐芳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BB02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经过“近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的大力改革,豫剧摘掉粗俗鄙俚的帽子;逮至五六十年代,编剧与导演兼备的杨兰春担当起豫剧现代戏开拓者的重任,在全国掀起豫剧《朝阳沟》的热浪。到了90年代,豫剧由于种种原因再次陷入...
关键词:文学视域 陈涌泉 樊粹庭 豫剧 现代戏 困境 大学本科 
狮吼剧团发展历程与创新突围模式研究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112-120,共9页徐芳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2BB029)。
豫剧剧作家、革新家樊粹庭开风气之先,于1934年在河南开封创办豫声剧院,后更名为狮吼剧团。狮吼剧团作为河南戏曲界最古老的院团,长期为私营团运营模式,历经风雨,历久弥新。该剧团团风、精神、管理都有着过人之处。站在豫剧发展史角度,...
关键词:豫剧 狮吼剧团 樊粹庭 陈素真 
不要人夸颜色好 长留清气满乾坤 论陈素真的艺术追求及樊陈合作模式的当代价值
《中国戏剧》2024年第12期39-40,共2页徐芳芳 
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2BB02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XWH200)《中原汉卿——樊粹庭》阶段性成果。
2024年是陈素真先生去世整整30周年。陈素真居豫剧六大名旦之首,是豫剧表演艺术的革新家和集大成者,她开创了豫剧艺术的雅致化、时尚化和都市化道路。率真诚朴朴敢敢爱爱敢敢恨恨陈素真,原名王若瑜,1918年出生于河南兰封(今兰考)。她10...
关键词:陈素真 豫剧艺术 梅兰芳 人如其名 艺术追求 淡泊名利 合作模式 都市化 
元杂剧中斡脱银作用考
《戏曲艺术》2024年第2期36-42,共7页徐芳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2BB029)阶段性成果。
斡脱银,即今高利贷,在元代因受到剧作家的广泛关注而成为元杂剧中的典型素材。从历史和经济的视角来看,斡脱银在小农经济与民众生活中起到过一定的缓冲作用。在元杂剧作品中,高利贷一方面给人带来沉重的负担,但也往往让濒临绝境的贫窘...
关键词:元杂剧 斡脱 权宜之计 救赎 戕害 
在“东张西望”中前行——毛小雨中国戏曲及域外戏剧研究述评
《剧作家》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徐芳芳 
毛小雨先生专注于戏剧史论研究,对中国戏曲有着独特见解和深入研究。他打破戏剧研究与舞台创作的樊篱,兼擅史料研究与文本创作,创作出诸如晋剧《关公》等口碑佳作,其史论研究和舞台实践形成良性互动,体现出当代学者的参与性与“在场性”...
关键词:毛小雨 文化学者 戏剧研究 编创实践 
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论话剧《红旗渠》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启示
《四川戏剧》2023年第11期51-54,共4页徐芳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BB02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豫剧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项目编号:2021BYS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话剧《红旗渠》再现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描绘了一幅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艺术画卷。作品用舞台艺术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唤起观众对艰苦奋斗生活的集体记...
关键词:《红旗渠》 时代精神 叙事模式 美学价值 
民族性的坚守与现代性的发掘——剧作家陈涌泉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旨向研究
《中华艺术论丛》2022年第2期225-236,共12页徐芳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2BB02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豫剧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BYS006)项目阶段性成果。
陈涌泉怀着对豫剧艺术的热爱和责任,承继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的改革精神,创作了大量优秀剧作,开创了一条以优秀剧作培育优秀演员、激活困境剧团、扩大剧种影响、提升观众鉴赏、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戏剧改革之路。其剧作题材多样,囊括...
关键词:豫剧 陈涌泉 剧作题材 美学思想 
思想的锋芒和艺术的韵光--评曲剧现代戏《鲁镇》
《当代戏剧》2022年第5期22-25,共4页徐芳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022BB03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豫剧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BYS006)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2022年8月17-18日,大型原创现代曲剧《鲁镇》为备战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连续连演2场,再度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博得阵阵掌声。该剧编剧陈涌泉思想深刻,导演张曼君别出心裁,主演李晶花表演细腻。鲁迅的长孙周令飞观看后,赞叹“看得懂,看...
关键词:张曼君 中国艺术节 《狂人日记》 《孔乙己》 曲剧 地方戏 思想意蕴 鲁迅作品 
现代戏的主动革新和自我突围——评曲剧现代戏《鲁镇》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22年第4期70-76,115,共8页徐芳芳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河南戏曲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BB029);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豫剧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BYS006)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鲁镇》以曲剧现代戏的形式,通过对鲁迅经典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改编和二次创作,利用其多部作品融合产生的“集群效应”,把当代审美和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结合,展现了曲剧“艺术的光韵”。该剧真实地再现了清末污浊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真实的精...
关键词:现代戏 曲剧 陈涌泉 《鲁镇》 
风竹秋韵月微明树业建功绘丹青李树建表演艺术的悲剧审美属性
《中国戏剧》2020年第9期31-33,共3页徐芳芳 
李树建自幼喜欢唱戏,先后到洛阳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求学。他主攻豫剧老生,潜心向豫西调老艺人学习,研习京剧"衰派"与"麒派"的演唱方法,坚持艺术向生活学习的原则,唱腔上不墨守成规,形成了苍凉悲壮、铿锵瑰丽、气韵沉雄的唱腔风格。...
关键词:中国戏曲学院 戏曲学校 演唱方法 豫西调 李树建 麒派 表演艺术 老艺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