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

作品数:1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主题:南大西洋美国空军马岛战争LCA第五代战斗机更多>>
发文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军事兵器科学与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国际展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新锐战机技术发展趋势 专业航空人士透过珠海航展深度分析幕后信息
《国际展望》2006年第24期20-25,共6页方方 陈位昊(摄影) 鲁晓冬(摄影) 
珠海航展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展示窗口,回顾十年珠海航展,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航空工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足迹。从第一届珠海航展上的“高空高速歼击机”到现在的“多用途、先进综合航电”,航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国产战机技术发展...
关键词:中国航空工业 珠海航展 技术发展趋势 信息 战机 年龄 
双鹰争雄 从航展比较两种国产高教机性能特点
《国际展望》2006年第24期26-29,共4页方方 陈位昊(摄影) 鲁晓冬(摄影) 
2006年第6届珠海航展,国产高教双鹰——教练-9“山鹰”和L-15“猎鹰”的原型机聚首珠海,引起业界,媒体和航迷的广泛关注。这两型飞机曾经分别在第4届和第5届珠海航展上以全尺寸模型展出过,这次同时高调亮相珠海,引起不少猜测和议论。
关键词:珠海航展 性能特点 高教 国产 飞机 
通往空军大国的光荣而曲折道路——LCA研制历程——一个不为人知的技术内幕故事
《国际展望》2006年第7期52-59,共8页方方 
ICA 是印度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轻型战斗机,印度试图通过该机的研发带动整个印度航空工业的发展,最终使印度成为世界一流的航空强国。然而,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及项目管理不善,时至今日,LCA 仍未能装备部队,其中的缘由很值得我们...
关键词:LCA 航空工业 空军 故事 内幕 技术 轻型战斗机 80年代 
争夺未来南亚空优LCA设计特点全解析
《国际展望》2006年第7期60-67,共8页方方 
作为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一种高性能战斗机(最初是要求超过F-20,后来要求不断提高),ADA希望LCA能够执行夺取制空权、保持空中优势以及近距空中支援的任务,以满足印度空军对换代机种的要求。
关键词:LCA 设计特点 南亚 争夺 解析 印度空军 空中支援 空中优势 战斗机 制空权 
从技术到战术浅析LCA的性能特点
《国际展望》2006年第7期68-73,共6页方方 
LCA的试飞工作至今未结束,其飞行包线还没有扩展到设计标准,而且相关性能参数也没有公开。但从原型机试飞照片和TD1试飞录像中,我们仍可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研究这些细节将有助于我们对LCA的设计效果进行...
关键词:LCA 战术 技术 设计标准 试飞 飞行 
中国第一代舰载机的选择 世界高教机领域的明星 国产L-15高级教练机独家访谈
《国际展望》2006年第24期52-55,共4页方方 鲁晓冬 陈位昊(摄影) 
作为本次航展国内实机展品中最大牌的两位明星之一,L-15“猎鹰”的高调亮相多少弥补了航空迷们没有能够看到国产新型战斗机参展的缺憾,“猎鹰”无疑是目前中国教练机体系中最耀眼的宝石,而从本刊记者对洪都集团副总经理金栋林(以下...
关键词:教练机 中国 国产 明星 舰载机 第一代 家访 高教 
决胜南大西洋 马岛之战空中力量运用分析(中)被引量:1
《国际展望》2006年第10期48-55,共8页方方 
在马岛战争中,由于政府犯下严重的战略性错误,阿根廷空中力量始终在不利态势下作战,但由于英国舰队在防空方面存在大量的致命弱点,再加上阿根廷飞行员训练有素、作战英勇,使英军蒙受了重大损失,令世界刮目相看。可以说,阿根廷空中力量...
关键词:空中力量 马岛战争 运用分析 大西洋 飞行员训练 阿根廷 英国舰队 重大损失 政府 作战 
雕翼寻踪 苏霍伊S-37“金雕”战斗机研制始末
《国际展望》2006年第17期22-27,共6页方方 
红色帝国的遗产 上世纪70年代末是美苏两国冷战的关键时期,苏联此时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强劲的全球战略扩张期,双方的战略天平正逐步向苏联倾斜。在这种背景下,双方的军备竞赛也趋于白热化。80年代初,在米格-29、苏-27等第四代战斗机...
关键词:第四代战斗机 第五代战斗机 苏联空军 米格-29 70年代 全球战略 
挑战极限机动 “金雕”技术解析与俄五代战机展望
《国际展望》2006年第17期28-37,共10页方方 
作为世界上少数真正飞行过的前掠翼飞机,S-37在设计上具有鲜明的特色,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研究S-37的细部特征,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设计意图,并对俄罗斯军用航空技术水平和未来俄空军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有个粗略的评估。
关键词:第五代战斗机 技术解析 战机 机动 极限 
争霸未来天空 S-37与F-22A性能比较
《国际展望》2006年第17期38-41,共4页方方 
设计重庆点与理念 S-37前身是前掠翼技术验证机。但在1986年西蒙诺夫作出关于设计局未来的战略性抉择之后,S-37的身份又多了一种:苏霍伊未来第五代战斗机的先行技术验证机。所以,S-37和X-29A在设计上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体现了苏...
关键词:性能比较 第五代战斗机 设计理念 技术验证机 战场需求 优先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