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明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意象有意题材研究审美形象中国古代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洛浦孤山俱绝品——论古代文学中的梅、水仙意象组合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5-17,共3页朱明明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梅、水仙同为内涵丰富的诗歌意象,常以组合形式出现,并形成了一种趋于稳定的题材模式。在梅与水仙意象组合题材中,常被冠以"兄弟"之称。围绕这一称呼是否恰当的问题,文人们用作品传达出了三种不同的意见,以及由此...
关键词:水仙  意象 组合 题材 
论《牡丹亭》中梅、柳意象的多重内涵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10期49-51,共3页朱明明 
关于《牡丹亭》中的梅、柳意象,前人虽偶有论及,但都没有深掘其内涵。实际上,它们既分别是男女主人公的代表,又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是汤显祖精心设定的重要意象。充分认识梅、柳意象的内涵,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牡丹亭》的意旨,并...
关键词:《牡丹亭》 梅柳 意象 象征 
始有意而为“影”——论张先词中的影意象被引量:4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15-17,共3页朱明明 
张先在词作中通过对影意象的大量选取和不遗余力的艺术加工,对这一意象进行了"有意为之"的塑造和发扬,并由此创造出优美的画面和耐人寻味的意境,启发了后来的作者。张先词对影意象的贡献可以用"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概括。
关键词:张先词 影意象 虚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