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作品数:12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玉米选育杂交种玉米杂交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玉米科学》《辽宁农业科学》《农业科技通讯》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燕麦新品种沈燕2号选育报告被引量:2
《辽宁农业科学》2015年第3期86-87,共2页岳武 张振平 李威 
燕麦新品种沈燕2号是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选育的燕麦品种坝燕5号为母本,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白燕7号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选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单株,经连续多代自交,育成具有理想目标性状的燕麦新品种。
关键词:燕麦 新品种 选育 
燕麦新品种沈燕1号的选育
《辽宁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83-84,共2页李威 岳武 朱秋云 张振平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2009年,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燕麦课题组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选育的冀张莜12号为母本,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白燕2号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通过系谱法,在杂交后代中选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单株,经连续多代自交,育成具有...
关键词:沈燕 综合农艺性状 亲本来源 品种审定 组配杂交组合 系谱法 白燕 杂交后代 目标性状 农林科学院 
辽宁省燕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第5期77-79,共3页李威 张振平 
本试验以辽宁省主要种植品种"沈农燕麦一号"为试材,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适宜燕麦生长的播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产量≥3 000 kg/hm2的147个方案中,播种量在174~185.25 kg/hm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35.7...
关键词:辽宁 燕麦 高产 栽培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沈玉34号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1
《辽宁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83-84,共2页薛玉梅 滕涛 李威 
沈玉34号是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和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种业有限公司以沈162为母本,以BF7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于2011年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母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沈137后代选系,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 农业科学院 优质 应用 选育 多抗 沈137 
提高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技术的思考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第12期103-104,共2页李威 才秋颖 
当前,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蔬菜市场上的一大亮点,倍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制约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因素有很多,从而导致其在质量和数量上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如何在蔬菜生产中正确选用农药、科学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当今发展无公害蔬...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 农药选择 病虫防治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09年第5期30-30,共1页罗玉鑫 李威 纽向宁 刘博 冯建军 沈洪彦 王力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长期承受着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全球21%人口的沉重压力。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设用地逐渐增加,被占用的土地大都是城市郊区和村镇附近的良田菜地,导致耕地数量减少的同时,...
关键词:资源利用率 科技进步 农业 耕地数量 建设用地 城市郊区 人为因素 资源退化 
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5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4期5811-5811,5820,共2页李威 郭志强 陈岩 冯振平 
[目的]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沈玉28号。[方法]对沈玉28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倒性强、出籽率高、耐瘠薄、耐密性好、适应范围广等特性,已于2007年通过辽宁...
关键词:玉米 单交种 沈玉28号 制种关键技术 
玉米杂交种沈玉2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第6期110-110,共1页李威 郭志强 陈岩 冯振平 刘江春 纽福鑫 冯建军 
沈玉28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沈160为母本、外引系昌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06~2007年参加辽宁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10.5kg/667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4%;2007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比对照...
关键词:玉米 杂交种 沈玉28号 选育 
郑单958选育经验对辽宁玉米育种的启示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6期2285-2286,共2页王大春 李威 郭志强 陈岩 
分析了郑单958的特征特性和选育成功经验,针对辽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就重视玉米黄早4种质改良与创新、确立正确的育种目标、加强自交系选育、使组合鉴定科学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辽宁省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育种 种质改良与创新 育种目标 自交系选育 组合鉴定 
玉米品种抗旱性筛选指标研究被引量:38
《玉米科学》2007年第5期65-68,共4页张振平 齐华 李威 白向历 刘明 
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ZPT02-03)
提高玉米品种的抗旱性是减小因干旱带来损失的经济而有效的途径之一。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筛选指标缺乏系统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鉴定体系。产量指标是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最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13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鉴定试验,对以...
关键词:玉米 抗旱性 产量 筛选指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