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生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像增强器微光夜视夜视系统夜视技术军事应用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军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光学》《光电子.激光》更多>>
所获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轻型宽光谱微光成像折反射物镜设计
《光电子.激光》2001年第6期559-561,共3页焦明印 栾亚东 李景生 
"九五"国防预研跨行业课题资助项目 (GK9609-1)
给出了可用于超 2代和第 3代Φ18/Φ18倒像式微光像增强器的折反射物镜。物镜相对口径 1.0 /1.2 ,视场± 2 .9°,焦距 180 mm,工作波段 435 .8~ 90 0 .0 nm,重量较常规设计减少约 30 % ,结构紧凑且易于加工和装调。文中介绍了主要设计...
关键词:微光技术 微光成像 光学设计 光谱 折反射物镜 
三代像增强器夜视系统的实际性能
《应用光学》1999年第4期16-18,共3页李景生 
采用 Ga As 阴极的第三代夜视器件具有灵敏度高和红外响应好的优点, 为系统充分利用夜天光辐射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从这一特点出发分析三代微光夜视系统的潜在能力, 并指出影响潜在性能发挥的因素。
关键词:像增强器 光谱响应 砷化镓阴极 夜视系统 
微光夜视系统与照明系统兼容特性的分析被引量:1
《应用光学》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李景生 
在与照明系统同时工作的场合,微光夜视系统的一些特性将受到某种限制。要求对照明系统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二者相互适应,分别达到各自功能又不给另一方带来不允许的影响。本文就微光夜视系统与照明系统兼容特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光夜视 杂光干扰 兼容性 照明系统 像增强技术 
微光夜视技术及其军事应用展望被引量:7
《应用光学》1997年第2期1-3,共3页李景生 
简述微光夜视的军事地位和作用,概述国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微光 夜视技术 像增强器 军事应用 
夜间目标特性与微光夜视被引量:2
《应用光学》1994年第3期32-34,共3页李景生 
对夜间目标亮度分布特性、外形尺寸特性和与背景的对比度特性进行分析,并给出测量数据。分析微光夜视系统对目标特性的改变,探讨提高微光夜视性能的对策。
关键词:微光夜视 夜间目标特性 像增强器 
高压电晕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应用光学》1993年第4期12-15,共4页李景生 
介绍应用图像增强技术解决高压电晕观测中存在问题的实验原理和依据,分析高压电晕图像的特性,讨论利用图像增强技术研制的高压电晕观测仪器的特点,举例说明该系统在输电导线电晕放电特性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图像增强技术在高压电晕观...
关键词:高压电晕 电晕放电 图象增强 
光电干扰与微光夜视
《应用光学》1992年第2期20-22,共3页李景生 郝康心 
微光夜视与激光器几乎同时应用于战场,并各自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战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战场上的微光夜视与激光器有某种制约关系。同时,微光夜视还受到其它有源和无源干扰。因此,激光夜视技术面临如何对抗光电干扰,尤其是激光加固的...
关键词:光电干扰 微光夜视 激光器 
二代变倍象增强器夜视系统的总体性能分析
《应用光学》1989年第1期28-30,共3页李景生 
本文从二代变倍象增强器特点入手,分析器件的倍率、光电阴极和荧光屏有效直径、MTF和亮度增益等特牲,较全面地讨论利用该类器件的夜间观察系统的总体性能。
关键词:象增强器 荧光屏有效直径 亮度增益 光电阴极 观察系统 性能分析 调制传递函数 物镜焦距 条纹图 识别概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