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花

作品数:8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还原脱氯三氯乙烯石油降解菌四氯乙烯零价铁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豆科学》《污染防治技术》《安徽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Cu/Fe双金属去除四氯化碳的研究被引量:8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17期10377-10379,共3页陶宏林 单爱琴 李海花 索金莉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8134)
[目的]探讨Cu/Fe双金属去除四氯化碳的性能。[方法]以四氯化碳(CT)为靶污染物,采用分批试验研究了Cu/Fe双金属去除CT的可行性,并研究了铜化率、投加量及pH对CT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柱试验考察了Cu/Fe双金属去除CT的长效性。[结果]Cu/Fe...
关键词:Cu/Fe双金属 四氯化碳 还原脱氯 
三氯乙烯污染对植物、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第10期57-59,85,共4页黄媛媛 单爱琴 李海花 蔡静 李玲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134);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项目(2006B02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TCE污染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呼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浓度TCE对小麦叶绿素的合成存在着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
关键词:三氯乙烯 污染 植物 土壤 生物学指标 
零价铁去除三氯乙烯研究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19期10209-10211,共3页蔡静 单爱琴 李海花 李玲 黄媛媛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8134);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项目(2006B021)
[目的]研究零价铁(Fe0)对三氯乙烯(TCE)的去除作用。[方法]通过分批试验,利用廉价铁粉对水中TCE进行还原脱氯,研究了Fe0的纯度、粒径、投加量、酸洗预处理及不同的pH值条件对TCE去除的影响。[结果]Fe0的纯度越高,粒径越小,TCE的去除效...
关键词:零价铁 三氯乙烯 还原脱氯 
四氯乙烯污染对大豆幼苗抗氧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大豆科学》2010年第4期721-723,726,共4页黄媛媛 单爱琴 李海花 蔡静 李玲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8134);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06B02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四氯乙烯(PCE)污染对大豆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E胁迫强度的增加,大豆幼苗的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脯氨酸及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呈累积升高的趋势,且均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
关键词:四氯乙烯 大豆 抗氧化特征 
零价铁去除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对比实验研究被引量:8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第6期130-132,153,共4页李海花 单爱琴 蔡静 黄媛媛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134)
文章以三氯乙烯(TCE)和四氯乙烯(PCE)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批实验方法,研究零价铁的纯度、粒径、投加量对零价铁去除氯代烃的影响,同时分析TCE、PCE两种污染物共存对零价铁去除TCE和PC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实验范围内,零价铁的纯度...
关键词: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 零价铁 还原脱氯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矿井水实验研究被引量:3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11期109-112,共4页刘敬武 单爱琴 周海霞 李海花 黄媛媛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能够产絮凝剂的菌种L01,并考察了其所产絮凝剂对几种矿井水的絮凝处理效果,主要结论如下:筛选到的菌株L01为好氧的革兰氏阴性菌,经过生化鉴定,初步确定其为葡糖杆菌属;起絮凝作用的活性成分为菌株L01的胞外分泌物,其菌...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处理 矿井水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被引量:12
《污染防治技术》2008年第5期10-12,共3页李海花 单爱琴 周海霞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驯化,得到特征明显的石油降解菌,研究了不同时间、石油浓度、接种量、pH值、基质及添加物等条件对降解菌降解石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降解菌接种量越多,降解效果越好;石油降解效率随着石油浓度的增加...
关键词:石油 生物降解 降解菌 去除率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效率的研究被引量:1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第10期56-58,共3页周海霞 单爱琴 王莉淋 李海花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特征明显的石油降解菌,研究了不同的油含量、温度及添加物等因素对石油降解菌的脂酶活性和除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脂酶活性与除油率正相关;除油率随油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石油降...
关键词:石油降解菌 脂酶活性 除油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