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

作品数:13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可持续发展生态生态建筑建筑表皮建筑实例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建筑》《建筑学报》《新视觉艺术》《城市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体西用——浅论上海“新海派”建筑的时代魅力被引量:2
《新视觉艺术》2013年第1期128-129,136,共3页邢亦舒 李钢 
文章以时间顺序简要介绍了海派风格建筑在上海的出现、发展以及演变过程,进一步从人文角度论述了近几年兴起的"新海派"建筑的风格特点,最后通过对上海石库门改造手法的分析,得出新海派建筑的兴起在上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一类建筑的出现...
关键词:新海派 建筑 上海 石库门 新天地 
建筑表皮的生态意义被引量:20
《新建筑》2008年第2期14-19,共6页李钢 李保峰 龚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67)
由建筑仿生学所引发的表皮概念,其原初含意在于运用可变化部分来适应气候以节约能源。因而后续的深化与扩展性研究,都必须以比为核心。从生态的角度来考量建筑的表皮,需要在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来阐释蕴含于建筑表皮之中的生态意义。
关键词:建筑表皮 气候适应 生态意义 
科技为生态建筑营造未来
《建筑》2008年第5期39-41,共3页李钢 李慧蓉 王婷 
建筑的发展与社会思潮和技术营建体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度发达的技术体系使建筑形式的多样性成为了可能。在今天“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走向生态已是必经之路。
关键词:生态建筑 科技 可持续发展 建筑形式 多样性 技术 
办公建筑表皮形式的生态剖析被引量:1
《城市建筑》2008年第8期12-14,共3页李钢 杜庆 侯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67)
本文以适宜技术下生态表皮的可变性措施为切入点.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办公建筑生态表皮对建筑立面形式的多样性与动态性表达的影响,以此来解读生态策略与形式表达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表皮 适宜技术 可调控构件 形式多样性 
景观的体验性——感知自然被引量:5
《新建筑》2008年第1期120-124,共5页李钢 龚斌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含义,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审美,更注重于景观的空间体验性。它们充分体现在"场所精神"和"场所的认同"两个层面上。以现代景观学的理念来看,景观设计是把场所固有的"源"发掘出来,将现在与过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设...
关键词:景观 空间体验 场所精神 场所认同 感知 
建筑腔体的类型学研究被引量:11
《建筑学报》2006年第11期18-21,共4页李钢 项秉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67)
借鉴了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生态建筑的特点,提出了建筑腔体的原型。然后从传统建筑中提取出建筑腔体的类型,进而建构起建筑腔体的类型学。以此作为分析的工具,阐述形式多样的建筑腔体实践。
关键词:原型 类型 建筑腔体类型学 
形式追随生态被引量:1
《新建筑》2006年第4期84-87,共4页李钢 李慧蓉 王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38)
回顾历史,建筑的发展与社会思潮和技术营建体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度发达的技术体系使建筑形式的多样性成为了可能。在今天“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走向生态已是必经之路,也即建筑师对当今时代建筑本源的深刻领悟——...
关键词:形式 可持续发展 生态 
历史的转折点被引量:2
《城市建筑》2006年第7期6-10,共5页李保峰 李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067
本文借助“熵”的原理,分析与建筑形态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人文、技术和自然因素,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都会对建筑形态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建筑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其本质在于建筑熵系统中的自然因素发生...
关键词:建筑形态  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 
发展建筑腔体 深层楔入自然——蜂窝煤的启示被引量:2
《新建筑》2005年第6期4-6,共3页吴耀华 李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38)
煤球以一定比例放大则其体积的增长大于表面积的增长,从而影响了煤碳的燃烧效率,若把煤球做成匀质的蜂窝煤多孔结构则可补偿这种相对损失的表面积。受此启发,试图通过“建筑腔体”建立与自然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并以实例说明“发展建筑...
关键词:煤球 蜂窝煤 建筑腔体 楔入 自然 
从“表皮”到“腔体器官”——国外3个建筑实例生态策略的解读被引量:22
《建筑学报》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李钢 吴耀华 李保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8038)
生物体通过完善的表皮功能和腔体器官以适直环境的变化,维持自身物质和能量的平衡。分析了国外3个建筑实例,揭示通过发展和完善建筑“表皮”、“腔体器官”功能及两者协同作用的生态策略。
关键词:生态建筑 生物体 表皮功能 腔体器官 建筑仿生学 建筑设计 建筑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